分类: 电信I.T |
看着标题是不是还满《财经》的,事实上,没那么严重。我只想说说今天因为办点事情在西单北京电信营业厅的经历。
我是去办一个电话过户的手续,和另一个人一起。他还没来,所以我需要在大厅中等待。
营业厅很漂亮,关键是人很少,非常VIP的感觉。进门的时候,里边的店员问我,先生你好,请问办什么业务--过户,另一人没来--电话号码是多少--不知道,等下才知道。
于是我便等待,估计有20分钟的时间。期间进来了6拨人,中间有5位都马上离开了营业厅
A
您好,请问办什么业务?-买IC卡-对不起,我们这没有IC卡业务,请向前走,去网通的营业厅。
B
您好,请问办什么业务?-交电话费,6xxxxxxx-对不起,请向前走,去网通的营业厅,您家的电话是网通的电话。
C
您好,请问办什么业务?-交电话费,6xxxxxxx-对不起,请向前走,去网通的营业厅,您家的电话是网通的电话。
D
您好,请问办什么业务?-办来电500分钟免费畅听的业务-对不起,请向前走,去中国移动的营业厅,中国电信没有手机业务。
E
您好,请问办什么业务?-交电话费133xxxxxxxx-对不起,请向前走,去中国联通的营业厅。
后来,我等的人来了,顺利地办了过户手续,服务很好,最后服务员还要求填一个服务满度度的调查卡。
两点评论:
1.如果我今天20分钟的经历是普遍意义上的现象,那中国电信与其它电信运营商的品牌混淆率高达83.33%。这给其门店带来了可怕的无意义的损耗。估计当年南北分家的时候,专家们不怎么考虑这个问题——中国的普通民众究竟有几个晓得电信这回事?
2.北京电信的营业厅很漂亮,人很少。另外就是门店的数量也很少(像我就得跑去西单)。换个角度讲,究竟北京电信的营业厅需不需要这种VIP式的体验,还是把节省下来的费用去部署更多的网点。提高品牌的识别率及用户使用的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