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商业Business |
文/小三多
每个人都在用手机,也让我们用80后的视角,看一看移动运营商的定位问题。
今年初,中国移动提出了实施“新跨越战略”的定位,即“做世界一流企业,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在战略定位上,从“争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提升到“做世界一流企业”的更高层次,从“移动通信专家”发展到“移动信息专家”的更广领域。从中国移动企业发展定位的变化中我们不难看出两层含义,一是中国移动面向3G时代的全业务竞争,从原有侧重话音业务的“通信”企业向侧重数据业务的“信息”企业转型,争夺未来竞争的主动权;二是中国移动力求拓展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从几近饱和的话音红海市场向潜力巨大的信息化蓝海市场跃进,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与中国移动新战略定位相关的一条新闻是,坊间流传中国移动有意购入香港凤凰卫视20%股份。这一传闻虽已被中移动高层否认,但也不能简单看作是媒体的一厢情愿。我们有理由相信,假如中国移动当真购入凤凰卫视部分股份,将为其带来至少3方面的利好。一是中移动的品牌形象将通过捆绑电视媒体得到广泛宣传,并且借助凤凰卫视的自身影响,在客户、特别是高端客户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公信度。这种诉求在中移动不惜重金赞助央视10套“科学.教育”频道的行为中即可窥见。二是凤凰卫视丰富的媒体资源将为中国移动拓展信息化市场提供更多动力,比如排他性的特许中国移动客户通过手机上网收看凤凰台节目,这在“内容为王”的3G时代显得尤为重要。三是通过入主凤凰卫视,积累宝贵的媒体运营经验。在3G时代,企业面对的将不再是简单的产业价值链,而是更加复杂的产业生态圈,要想成为生态圈中的主导企业,必须具备统驭全局的高超管理水平和深刻了解交叉行业运作规则的人才储备。入主凤凰卫视,无疑可以看作3G大战前中国移动的一次练兵。同时,收购凤凰卫视也可作为中国移动落实国家“走出去”战略的一次有益尝试,在成功登陆也门和香港电信市场后,或可仿效中国石油与意大利忠利保险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中意人寿保险公司的成功经验,跳出电信企业的限制,在其他领域寻求“走出去”的突破。
无独有偶,作为中国移动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国联通也在近期正式宣布更换企业标识,启用以红色为主体的鲜明色彩,配以“China unicom”字母和“中国联通”文字。同时,中国联通的定位也由“基础电信网络运营商”向“现代化的综合通信与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提供的业务将由原来的以通信为主,以信息为辅,逐步向通信与信息并举的方向转变。
在中国联通的换标事件背后,是世界电子和信息产业的发展面临的“蓝”、“红”阵营的两级分化。“蓝色阵营”由以IBM、INTEL等技术导向的制造业品牌构成;“红色阵营”则以德国电信、法国电信、等以应用为导向的品牌构成。中国联通顺应潮流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做出了一次大胆选择,意图重塑“以应用为导向,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全新企业形象。
纵观中国联通几年来的宣传口号变化,我们不难看出,中国联通的企业定位正在朝着更加准确清晰的方向转变。以联通CDMA新时空品牌宣传口号为例,最初使用的是“一切即将改变”。这一口号表述的缺点是只有“过程”而没得“结论”。“一切即将改变”既可以变好,也可以变坏,表达明显不够完整。现在联通CDMA新时空的口号是“网络今非昔比,精彩无处不在”,这样就比较清晰了,但不足之处在于过分实在,“今非昔比”等于直接承认当年网络建的太烂。
两家重量级的移动运营商在变更企业定位的同时,也纷纷采取了相应的市场举措。中国移动推出“彩铃创作先锋”大赛,中国联通冠名“赢在中国”创业大赛。从民众反响和媒体评论看,“赢在中国”略胜一筹。这一活动既有利于中国联通密切和产业生态圈中互联网、媒体等各行业的联系,也有利于中国联通在3G竞争到来前寻找到新的信息化发展空间。因此,笔者大胆预测“赢在中国”的最终胜者的创意将与移动信息产业密不可分。最终花落谁家,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