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邮人的职业■大学毕业是个新的起点 by mikephone

(2006-04-24 10:14:36)
分类: 生活Life

在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朋友在旁边说,哎呦,北邮人的职业,你最起码也得告诉现在要毕业的小孩儿,千万不要做销售,千万不要。没错,朋友是北邮毕业的,现在的职位正是销售,而且工作的路也正越走越宽。

 

很有意思。在我看来,他的工作并非不适合他,并且相当适合他的性格。其实会有很多大学毕业的朋友会在走上工作岗位时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会觉得自己并不适合所正在做的工作,不适合工作的群体,或者其它。这个情况并非北邮人才能遇到,而是非常普遍的情况。

 

我说大学毕业是个新的起点,拿北邮人的职业来说明,相当适合。

 

毕业那年赶上学校要准备校庆,去整理校友资料。50年校庆,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加上专科,在职,培训等等等等,至少会有46届已经毕业的校友分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甚至世界各个角落,历年校庆,光是在册的资料就有好几十大本,整理之余,也顺便自己梳理了一番。

 

一份是某年对我国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的通信管理局(?)领导的统计,至少28个局的局长或者书记之一是北邮毕业。

 

一份是某年对运营商的统计,除了各大运营商总公司不说,地市级的运营商老总,绝大部分都不外乎是北邮南邮长邮西邮重邮这些邮电专业院校出身。

 

另外自己的了解,一个是在运营商处的朋友说,去报到的时候,到处是北邮的师兄师姐。在另一个聚会上,在华为工作的同学和在爱立信工作的同学分别说自己公司北邮人的比例大概是三分之一。

 

乍一听到北邮“信息黄埔”的称号,乍一看到北邮人工作的上述数据,哇噻,真了不得。很多人觉得,就冲着这个,怎么也得一头扎进通信行业,再也不出来,要不是对不起这校名,对不起这称号的。没错,这都没错。

 

以前和一个师姐聊天,问她,你觉得现在怎么样?答曰,累,很不喜欢,但是总觉得跳离通信这个行业,就太吃亏了自己,毕竟在北邮学习了4年。她原来是喜欢广告的。前不久,她跳槽去了一家国际知名的广告公司。她说,虽然在新公司要重新奋斗,但觉得终于是找到了自己的位子。

 

并不晚。

 

也许这个例子比较特殊,还以开头说到的做销售的朋友为例,虽然他一天到晚都在念叨要去做研发才能对得起自己北邮电院毕业的身份,但事实上他却不得不承认,目前的职业要比他做研发发展得更好些。

 

不要被学校和专业束缚住自己的手脚。更多的时候,大学是个大熔炉,教会你的不只是知识,而更多是学习新事物,接受新变化的方法。当我们看到有北邮的大师姐做了市委书记,有北邮的大师兄在番邦做了电影导演,其实一点也不惊讶。

 

职业对应的是人,不是学校和专业。大学毕业,并不代表一个人的定位已经固定成型,更多的,是代表一个新的开始。你会用在大学中磨练出的各种本领,去适应和挑战这个变化的社会。其实在对校友工作的统计中,已经能看到明显的变化,这几年来,北邮人就业的方向越来越多元化,而专业的交叉和跳跃也越来越常见。

 

在如今各个领域都互相融合和交叉的时代,北邮人正处在一个选择上,不只是北邮,其它以专业闻名的学校大概也不能除外。专和博,其实并不冲突,好像一棵巨树,主干是专业,那么繁茂的枝叶和它所覆盖的阴凉就都是我们可以去尝试的方向。

 

记得采访过一位从事影视行业的师兄,问了一个很没水准的问题:你怎么看现在的职业和你所学的专业?师兄的回答,我到现在还清晰记得。师兄在电话里只是简单的一笑,说,有多少人会从事自己专业一辈子呢,机遇和挑战,从来都是时刻发生在你的身上,区区一个大学毕业,又能左右你多久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