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门课给自己定位
by Leeforce
去年冬天,我受邀回了趟北邮,给计算机学院某个班做就业方面的交流。交流会的气氛很好,我记得当时我跟台下的学弟学妹们说,我在计算机专业大学四年的学习中,最感谢本专业的三门课:通信软件设计、UML面向对象建模、软件工程。
今年初,曾有朋友介绍一个学弟来找我咨询,我当时就问他这个问题。那个学弟的回答是概率学、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网络。他的回答跟我的回答很不一致,以至于我跟他在这个问题上多讨论了十几分钟。
其实这里并没有标准答案一说。每个人看自己的专业都会是站在一个很独特的角度,结论和别人不一样是很正常的。但是这三门课却能揭示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你对你自己的定位究竟是怎样的?
每个专业都是一个体系,是一个系统化的东西。有的课程锻炼人的数据分析能力,有的课程锻炼人的逻辑推理能力,有的课程锻炼人的思维创新能力,等等。从能力锻炼的角度来讲,至少理工科方面的各个专业本质上都是相通的,而专业术语、领域经验那些其实都是表面的文章。所以,找出对你影响最大的三门课,基本上就能看出你对自己的一个初步的定位,哪怕是很粗糙的一个版本。
我在念书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好”学生,因为我经常逃课。但是我仍然能够不假思索地说出我最感谢的三门课,是因为我已经很清楚这三门课分别锻炼了我的业务分析能力、系统建模能力和项目规划能力。这三方面的能力锻炼给我的影响最深,其实也就揭示了我自己的一个定位。于是我在大四下学期很幸运地进入了一家美国的咨询公司工作,从事电信新业务建设方面的研究。
而那个学弟的回答其实在我意料之中。因为那时他刚考研失利,所以满脑子都是令人郁闷的考试科目(概率、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网络都是)。这样的情况下,他根本看不清自己的定位,答出来的三门课其实也都是应付,难免要迷茫了。所以他才会来找我咨询。
一个多月前,有个哈尔滨的朋友来到北京,她是学传媒专业的应届生。她也问我关于就业方面的问题。我就向她推荐了《定位》这本书。虽然这本书是讲关于营销方面的事情,但它的确可以教人怎样找好一个定位,如何区别好的定位与差的定位,等等。在这里我也建议找工作的学弟学妹们不妨读读这本书。
所以,无论你是想进入哪一个行业或者领域,都要设法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先。而找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三门课,可能是一个最简单易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