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声音■失声 by hhuan

(2006-04-08 15:00:57)
“扶桑”是一种植物。很多古文里提到的“扶桑国”究竟是日本还是墨西哥,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不过一般的,会被现代人作日本讲,例如武侠小说中常见的 “扶桑的浪人”,就是指代古代日本的武士。
一个问题究竟是选A还是选B,意义有多大?
这让我想起《通信网理论》,课堂上纪阳老师常常让同学们举手表决。选A的举手。选B的举手。认为以上都不对的举手。无人反应。
那么,不愿意搭理我的请举手。依旧没有人。
都没有声音,怎么才能知道?是不是就好像穆斯林的朝圣——无数人默默地在一起,谁也不说话,却真真切切地感觉彼此呢?
这在我看来,是入了化境了。
还有一个极端,就是双方各持己见,选A的要让满场只听得到“A”,此时B势必要给一个最高音,把对方压下去。仿佛谁的声音大了,就能证明谁控股。
可惜喊大声,和失声一样。
就像你挤进一条拥挤的街,满眼都是陌生人没有表情的脸,会觉得很安静很安静。
或者夜里猛然惊醒,倾听周遭,静到了极点,反而觉得刺耳。
然后我想到自己很小很小的时候,坐在上巢湖的湖边,我喜欢看着野鹅和野鸭安安静静地绕着湖飞,一圈又一圈,直到我和天边的微光一起融入夏夜。
那时候的声音是我听过的最美的乐章。
可是,那样的和谐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我甚至都忘记了自己也曾有过不挑剔的耳朵。
当人们缠着你问,是还是不是?或者换成你问别人,到底选A还是选B?又或者你问自己,对还是错?
结果就是,既不选A,也不选B,“认为以上都不对”也不对。就这样在不停的挑选中,我们不停在失去声音以及其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