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化·阅读·电影C.R.M |

我这些文字藏在首页那张图片后边,只有你用鼠标的右键点击了,你才可以看得到。这当然是网络所带给我们的含蓄——不像纸质的书,翻过封面后,你就自然而然地看到了稽首的文字。
和鼠标右键所对应的,就是Enter回车了。leeforce为这个杂志起的名字,便是Enter,同样是很含蓄的一个名字,像若珩所说,enter是进入,enter是开始,这当然是和我们“同80后一起成长”的口号贴合的不得了。
相信最近一阵子,敲下“韩寒”两个字,然后压回车的这个过程,在许多个人电脑上都被反复上演着。原因就是他和白先生的骂战。我在buptblog.com上发文说,“韩寒自然是80后的代表,韩寒自然代表不了80后”——也许你并不认可“80后”这个词汇,但大抵就是在说生于80年代的我们了。
光荣源于20年前的梦想——由于网络的出现,社会的发展,或者用不了20年那么久,我们就可以享受到成功的荣耀,而此时此刻,我们是需要梦想的。韩寒也许成为了我们梦想的一个符号,或者成为了我们某种心情的符号。
《Enter》差不多要用三期的容量,来关注80后在踏入社会后,与环境的冲突,作为我们同80后一起成长的开始。有个人,在我们的blog上留言说,有些80后是走上了舞台,但还只是“演员”。但正因为是“新演员”,与“导演”的冲突才在所难免。
韩寒,回车——像mikephone所说的那样,我们来了。
前一篇:交流■谁会凭栏意 by Paul
后一篇:碰撞■我没底 by hh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