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惯性■惯性与习惯 by leeforce

(2006-02-10 16:29:27)
分类: 文化·阅读·电影C.R.M
惯性与习惯
 
By Leeforce
 
 
惯性■惯性与习惯 <wbr>by <wbr>leeforce
Photo by Leeforce, with Nokia 7610 and Fireworks MX 2004
 
 
现代人一个很常见的误区是,我们往往把“惯性”与“习惯”的概念混为一谈。然而事实上,二者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我们先来看看惯性的定义。从物理上来说,惯性代表了物体在不受外力影响情况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的一种特性。从系统思考的角度来讲,惯性指的是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情况下会保持在一个均衡的状态。但是请注意,这里所说的惯性都只是实体的一种特性,而并非一种属性。万物皆有惯性,但你永远无法通过是否有惯性或惯性的强弱来区分不同的事物。所以惯性这种特征是和物体的存在本身紧密结合的,是“存在”本身的一个象征。
 
再来看看习惯。习惯与惯性的区别就在于:惯性只是一种存在本身的特性,而习惯则是一个均衡稳定的规律性的状态,它甚至可以被度量。我们平时所说的“养成了某个习惯”,实际上指的是我们人自身的某个子系统(可能是生活的、工作的、情感的等等)达到了某个规律性的均衡状态,从而呈现出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比如每周去一次咖啡店、每晚看一张DVD等等。
 
惯性是我们和我们的世界得以存在的一项基本特征。我们在惯性的基础上诞生了各种习惯,并且惯性在相当的程度上维系了习惯的存在。惯性只是一片土壤,任何习惯都可能在其上生根、开花、结果或者衰亡。惯性并非一种属性,所以惯性并不会对习惯产生任何的作用。就好比高中物理老师经常教育我们的一样:这只能说是惯性的原因,而不能说是惯性的作用,因为惯性没有作用,它只是一个特征。
 
习惯并不总是稳定的。这就好比现实中斜坡上的物体并不总会保持匀速运动状态一样。因为你无论如何都始终要受到外界的干扰。当受到某些不均衡的干扰时,习惯所在的子系统就会发生某些微妙的变化,这些微妙的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系统突变和状态跃迁,成为新的习惯。我们人类每天都要接受各种各样的干扰,这些干扰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习惯。
 
事实上,你和世界进行了什么样的交互,你身上就会诞生出相应的习惯。而惯性会同时维系这些习惯的存在与变化。
 
曾经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歌叫《当爱变成习惯》。其实我说爱情也是基于惯性的一种习惯。我们常常会看到一种情况是有A突然抛弃了B而爱上了C,但你不能说B的被抛弃是因为C的出现,因为如果真的深入分析的话,你会发现事实上A的班主任和B的小姨子对这件事都是有影响的,甚至D的老公和E的老板对这件事也是有影响的。整个世界本身包括万事万物所有人共同把A从B的轨道上挪走,并放到C的身边。而这一切的改变,其实都一直在惯性默默的注视中进行,因为产生影响的万事万物所有人和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在惯性的基础上默默存在着。他们存在着,所以A和B的爱情存在过。他们存在着,所以A和C的爱情存在了。惯性可以说是世界上一切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爱恨离愁的主谋,虽然它总是无意识的。
 
惯性是世界存在并发生改变的基础,尽管惯性本身是不可改变的。你可以把惯性看成是世界最根本的命运,因为它即是存在本身的证明。但这个根本的命运也并不悲观,因为它从头到尾都是无意识的,并且是不可知的。
 
对于我们这些个体来讲,惯性的存在实际上至少给了我们这样的一种信心,即:由于我们有惯性,所以我们实际上有可能在这个世界的任何一种状态上存在;而在我们生成的各种习惯,实际上都是我们对这个既存世界进行适应的结果。在惯性的基础上利用习惯不断和这个世界进行积极的交互,使自己受到积极的影响,进而养成更加积极的习惯,就可以不断攀上更高的位置。惯性永远都会支持你的存在,并且让你相信你的未来是存在的。
 
其实,也许希望之所以成为希望,也就是因为惯性是可以让它存在的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