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新振奋,然后到外头替我家那位办了回事儿,给搞砸了。回来,他没批评我,说是“都怪那家伙不地道”。
自打我来南京,遇到的南京人都不太地道,自大、狂妄、闭塞、懒散,且满嘴粗话。
我极怕与南京某些男同志讲话,特别是城南城北城西城东,反正是城墙根儿里头活了几十年的中老年男同志,他们生殖器不离口,好像打算用嘴强奸整个南京城。
如果哪天火气旺,攻出中华门了,还能把江宁、溧水、安徽、华东、乃至全中国都给强奸一遍。
可,说真的,他们这辈子都难得出几次中华门。
大概这是地域歧视,但这又不叫地域歧视。
我在几个城市里生活过。其实,纵观各个大中城市,每个城市都有那么一批浩荡的人,可统称之为“本地人。”
无论在哪个城市,这些禁锢在城里半生的本地人,这些受着祖先荫护安逸享乐的本地人,养猫养狗、搓麻跳舞的本地人,有一大圈鸡零狗碎、世故庸俗亲友的本地人。
这些人,终究让任何一个外来者觉得可怕,他们身上总有着不知哪条胡同里扎下根的狭隘自大、懒惰蛮横,像井底一只只嗓子好的青蛙。
有时不禁怀疑,这诺大的、美丽的城市,难道就是靠这群人建成的?
2、因此,自打我十九岁后,成为一个流浪的年轻人,或者一个奋斗的年轻人。我的尊重和爱就一直是给与那些与我一样,流浪的、奋斗的年轻人。
我想,每一个年轻的生命,都应该离开生长的土地一阵子,都应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来剔除自身的狭隘和狂妄。
在外面的闯荡中,完善自己的品行和思维,更为理解别人的艰辛和不幸,更为理解生存的意义。如此闯荡十几年,倒不见得会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但至少有了一份包容的心态和成熟的思想,至少会是个面目亲近、思维豁然的中年人。
3、成为一个面目亲近的中年人。
我觉得这是我目前要追求的一个境界。
虽然上篇文章写了些生活的不快乐,可谁会没有不快乐呢,哪个婚姻能保证永远的甜蜜呢?
为何有些婚姻,经不起丝毫风浪,轻易就能厌弃?
而为何有些婚姻,却能在境遇的颠簸中一直保持温暖和热情?
这不是婚姻制度本身的问题,也更不是物质条件的问题,这一定是婚姻中两人的思想和心态所决定的。
心态健康、成熟的中年人,一定能够经营好他们各异的婚姻。
他们懂得放弃一些自私的享乐、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审视自己、懂得责任、懂得在自己的人生中书写一些美好干净的履历,懂得精神的满足相比物质更为重要。
我对身边那些仿佛看透世事却世故庸俗的中年人,深恶痛绝。
他们永远热衷于对人生里美好事物进行质疑和讥讽。
婚姻在他们那里只可能是寡淡和背叛、爱情在他们那里只可能是游戏和交易,他们自有一套在尘世里流行却异常世故的哲学。那是人类处于生存初级阶段时低等的哲学,却被他们信为神祗,膜拜并饯行。
这群中年人,败坏了许多社会风气。使得相濡以沫数载,本该面目亲近的婚姻,变得面目可憎。使得应逐渐面目亲近的人生,变得面目可憎。
这群中年人,要是能够长寿,那可真够可怕的,他们会在八十岁的时候排在城墙根儿低下晒暖,使得整个城郭也面目可憎。
4、七扯八扯,都跑遍了。
其实,我的生活变了,文字也变了。有时,也许会让人觉得我的人也变了。
但我知道,我内心有些东西永远没变,我内心有些对于人生的评定也依然没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