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春游的逝者

(2009-07-14 14:48:24)
标签:

杂谈

被春游的逝者

1、小宝读报,惊叹:“季羡林死了。”

  “哇!”我也惊叹。

   小宝:“可,季羡林是干嘛的?”

   我:“我跟他也不熟。” 

   那我俩为什么要惊叹,因为大家都在惊叹。

 

2、有些大家,研究的都是与我们起居无关的领域,学派晦涩难懂,大多数人都对此提不起兴趣。可,常听别人和媒体念叨,于是也就成了我们的熟人儿。从报纸里摘两句,再转述给别人,仿佛自己就对这位大家有了些研究,搞不好还像个粉丝和拥趸,自己也有门有派了,跟学术扯了些关联。

    若这位大家故去了,更有了扯关联的机会,自会跟着唏嘘,吞头去尾地悼念几句,显得很有派头。

 

   以此类推,张国荣故去后,痴迷他的人竟比他生前还多。

             海子故去后,懂他诗歌的也比他生前要多。

             MJ去世后,我们也才发现热爱他的比奚落他的人多。

 

   我搞不清楚,这是否是死亡事件的效果。反正,恰在此时,粉丝们都冒出来了,或加入了新成员。反正夹杂了悼念缅怀追忆的调调,终归显得很有派头。

 

3、由此又想到,半个月前发生于楼下的车祸事件。

    那车祸事件里逝去的人静静躺那儿,灵魂推开一扇门走了,却不带着身体,由那身体物件般的在活人眼皮底下静默。

    而周遭的活人,灵魂还和身体在一处的,身体大可尽情展现灵魂里的东东——震惊、悲哀、慌乱、甚至有种隐隐的兴奋,都能活生生地宣泄。这些宣泄,皆源于路当中的,却又是路当中的管不了的。

    那些逝者,何曾稀罕这些活人的宣泄。可我们这些活人们,却稀罕,并假之以逝者们也稀罕似的。

 

    因此,便有了每年无数个纪念日。

    春天都有人追忆海子,愚人节有人追忆张国荣,赶明六七月份天儿刚热,自有更多人追忆MJ。

    活人爱拿逝者说事儿,这习惯像借了别人家的唱片,在自个儿家放,没完没了。

 

4、我奶奶,是在我初中时去世的,坟墓在远隔千里外的江苏老家。当时我发誓,等我大学毕业要去奶奶的坟前如何如何,一大套悼念计划,让人惊叹涕零。

   可若干年后,我大学毕业好几年了,某年顺道回故乡,去了奶奶坟前。当时一大堆人跟着,皆面色轻松,甚还不停嘴地扯东扯西,郊游似的。自己便觉得很不好意思,在奶奶坟前潦草跪拜了下,心下黯然,却无法抒怀,稀里糊涂就了结掉了那场酝酿十多年的仪式。

 

   我依然深爱我的奶奶。

   可这深爱,因时间的消耗,而不得不显得坦然淡漠。最后落得,如身边所有人样儿的,在清明时间,将扫墓当春游。

 

   我于我挚爱的奶奶尚是如此,况那些粉丝之于他们的偶像。

   所以,每年那缤纷的纪念日,则多少掺杂了水分,如本文开头我和小宝莫须有的惊叹,为了显些派头。

 

5、谁都有一逝,去了,便不由得再稀罕世间一切,外人的鼓噪更是失去意义。名人,大家,都无非落得个别人家里的唱片儿,拿来消遣的,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

   我们这些普通人,生前约是清明时节去春游,死后清明时节被春游。如此看来,生时勿介意外人的口舌,自由自在、问心无愧地活一遭,最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突然的没自我
后一篇:美 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