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文重贴:
不知道你们家乡有没有这种说法:喝过了腊八粥就糊涂了!意思是腊八节一过,就进入了年关,人们忙忙碌碌一心准备过年,其他的事情就疏于考虑了,于是就“糊涂”了!
兰州人过年的传统习俗,可为食物丰富,礼节繁多,昨天听老人们描述了一下,有点咋舌!请听我一一道来:
腊月二十三,打发灶爷上了天,这天兰州人要吃灶饼子,灶饼子起源于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敬献的美食,期待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烙的薄薄的灶饼子,卷菜吃很香!
腊月二十四、二十五是大扫除日,扫房、擦窗户、洗衣被通常在这两天完成;
腊月二十六、二十七炸油馃子;
腊月二十八蒸馍馍;
腊月二十九做糟肉、酥肉、炸丸子、蒸八宝饭;
大年三十的下午贴窗花贴对联;晚饭很丰盛,把几天来做的好吃的统统端上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到晚上九点多再吃一顿臊子面算是夜宵;
大年三十的晚上还要在灶台上摆上糖、瓜子、油馃子等食物迎接灶王爷回家。通常讲究这天是不能扫地的,初一早上才能扫地倒垃圾。
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然后就开始给长辈和亲戚们磕头拜年,拜年时间长达半个月,从初一到十五,亲朋好友都要走到;兰州有小年大十五的说法,也就是说到十五收盘子年才算正式过完。
兰州人初一有逛城隍庙的习俗,这天城隍庙人山人海的,人们在这里上香、听秦腔、泡茶馆、淘古玩、吃小吃,有的什么也做,就是看热闹。
到初五以后周边乡村的社火队、高跷队就进城了,在白塔山下的金城关广场、五泉山等兰州市著名景点和公园进行表演,特别是永登县的高高跷和皋兰县的太平鼓,都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下来的传统民俗表演,作为民俗采风、摄影是大有看头的。
随着现代人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过年虽然减少了许多繁复的礼节,但总体来说,西北的年味还是很浓的,是冬季旅游一个不错的看点,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