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寻常路.甘南行.卓尼禅定寺


标签:
卓尼禅定寺甘南行一波图文旅游图片 |
分类: 【人在旅途】行走写拍 |
上篇说到禅定寺位于卓尼县城北边的台地上,有一片金碧辉煌的寺庙建筑群,这就是卓尼禅定寺。
卓尼禅定寺建寺历史比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的拉卜楞寺要早四百五十年,是甘肃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一座格鲁巴寺院,下辖洮、岷、迭、宕、内外蒙古地区一百零八寺,当地人称之为甘南乃至安多藏区藏传佛教的发祥地之一。
禅定寺始建于公元1254年,在金末元初时,元忽必烈邀请西藏萨迦法王八思巴去内地讲经传法,途经卓尼沟时,见此地风景优美,苍松翠柏,山清水秀,遂将原喇嘛老桑八代密宗红教寺移建在现今寺址,命其弟子格西喜绕益西在此建筑经堂,广收僧徒,宣扬佛法,于公元1295年建成。禅定寺一度被列为元、明、清和民国时期全国著名的藏传教寺院,并曾涌现出过许多佛教名僧,以及珍藏有许多珍贵的宗教文物而闻名于世。
禅定寺有着悠久的雕版印刷技术,尤其是其印经事业不仅在国内藏区颇负盛名,而且在国际上也极有影响。禅定寺刊刻了举世闻名的卓尼版《大藏经》,因此名冠藏区,成为卓尼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时至今日,以著名的《甘珠尔》《丹珠尔》大藏经为代表的卓尼版经典佛学作品成为日益繁荣的国际藏学研究中的珍贵资料,不仅国内著名图书馆中多有收藏,而且也活跃在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日本东洋文库等国际图书舞台上。不过由于战乱,刊刻和出版卓尼版大藏经等珍贵佛教经典的卓尼禅定寺,屡遭战火焚烧破坏、浩如烟海的经卷连同大量珍贵印版均被焚毁一空,留给后人的只有遗憾。现存美国的卓尼版《大藏经》,是美国国际地理社会探险队队长乔治.洛克于1927年至1929年在卓尼活动期间从禅定寺购买并运往美国的。
禅定寺于1980年重建,1981年11月10日批准开放,政府拨巨款在旧址上陆续按原来的藏族寺院建筑风格,恢复修建了三大学院、四大囊钦、五幢佛殿,加上寺门楼和僧舍共80多幢建筑群,现有
160多僧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书法大师赵朴初先生为寺门书额“禅定寺”三字砖雕于寺门顶端引人瞩目(一波参考网络资料重新编辑)。
△走进寺院门,里面很安静,有一点对游客很重要,就是这里不收门票。
△西侧是释迦牟尼佛佛殿
△正北是大经堂
△东侧是弥勒佛殿
△正南是寺院大门和四大金刚殿
△围绕大经堂一圈的转经筒
△大经堂内部,里面隐约传来低沉的诵经声。
△大茶房
△活佛居住的地方
△屋脊上的神兽和漂亮的瓦当
△换个角度看
△辩经台在里面
△辩经台和闻思学院
△密宗学院
△壁画
△天文学院
△从寺院的围墙上方向外看,是卓尼县城南面的远山。
△禅定寺平面图
顺时针绕寺院走了一圈,传说中的禅定寺参观完了,给来甘南的游客一个建议,别都去拉卜楞寺扎堆了,到卓尼禅定寺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