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娃子.一面解乡愁

(2015-01-23 12:05:39)
标签:

知娃子

和尚头面庄

记忆乡愁

甘肃美食

一波图文

分类: 【好吃在此】美食特产

知娃子.一面解乡愁

△和尚头面庄西站老店

 

     孩子的奶奶已经快100岁了,以前她是甘肃永登红城子大户人家的儿媳妇,虽然没有念过一天书,却嫁给了在北京师范大学上大学的爷爷。

       以前爷爷还在的时候,老两口在夏日的夜晚,经常重复着我都听过一百遍的故事:那就是爷爷去北京上学以后,哪年哪年的夏天麦客收麦子,奶奶三点多钟就要起床,率领众妯娌们和面蒸馍馍,擀面条,一天的饭要用掉50斤一袋的和尚头面,然后再把做好的饭装进瓦罐,用担子挑到地里,给麦客们吃。奶奶经常说,我是“开明地主”家的儿媳妇,麦客们吃得比我们媳妇子们都好!而爷爷总是像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一样,惊叹道:一天要做一袋子面哪!三点钟就起床啦!那时候咱们家的沙地有多少呀?... ...哈哈,爷爷奶奶的那种和美,让我们做小辈的真是羡慕不已呀!

  奶奶年轻的时候没有正式的名字,后来爷爷给奶奶起名叫“淑贤”。奶奶虽然不识字,可她到底是大户人家的媳妇,既好强又善良宽容,把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做得了一手家乡的好饭。儿子小时候可没少吃奶奶做的家乡饭,一直到现在都念念不忘。现在奶奶年事已高,已经没法再擀面了,儿子经常很遗憾地问我:还能吃到奶奶做的那种味道么?
  2011年10月,媒体上报道了兰州第一家微博卖面条的面庄-和尚头面庄,那“营养美味源自家乡的面,老家的菜,自榨的胡麻油”,引起了我的好奇。某一天,我特地约上放假回家的儿子,去西太华商厦背后的老店探访,那一通难找和位置的偏僻,让我们确信面好还真是不怕巷子深呢。
  儿子也许是最正宗的永登家乡面的品鉴者,尝罢之后他说:比奶奶做的油大,面擀得不薄,切得不细,但总体来说味道是蛮像奶奶做的。
  一转眼和尚头面庄开张已近四年了,出于与永登的结缘我一直关注着和尚头面庄的发展:从七里河区的西站老店到城关区农民巷的总店,再到今年新开张的淘宝网销 ... ... 三年多来面庄精心制作的每一碗面,庄主倾力打造全生态供应链所付出的每一分辛苦,都被包括我在内的“面粉”们所亲眼见证,在满足于美味口福的同时还收获了一份感动。
       如今,无论是去和尚头面庄吃面或是网购面庄的胡麻油、和尚头面粉、清水驴肉甚至是浆水面,面擀得薄不薄,切得细不细,在游子们看来已经不重要了;至于面庄新推出的永登传统面食”知娃子“,到底是叫“指娃子”还是”支娃子“,也不必去考证了,最重要的是和尚头面庄通过奶奶妈妈婶婶们灵巧双手捏出来的、高高翘起两只”面耳朵“的”知娃子“,在外地西北娃和家乡之间,已经串起了一条扯不断听得见的乡音,留住了对家乡的记忆,疏解了娃娃们的乡愁



知娃子.一面解乡愁
  

△家乡的”知娃子“,就是这样一个一个用手工捏出来的。


知娃子.一面解乡愁


△小小“知娃子”,串起了乡音,疏解了乡愁。


知娃子.一面解乡愁


△“知娃子”,儿子已经在电话里问了,好吃不?像不像奶奶做的?... ...


知娃子.一面解乡愁


△不同卤汤调制的“知娃子”套面


知娃子.一面解乡愁


△庄主正在准备网销的浆水面


知娃子.一面解乡愁


△浆水是这样包装的


知娃子.一面解乡愁

 
△做浆水的几种主要食材


知娃子.一面解乡愁


△暑热之夏喝一碗浆水,那幸福感只有西北娃们知道。


知娃子.一面解乡愁



△本市区快递的是鲜面,外地是干面。



知娃子.一面解乡愁



△近水楼台先得月,还是直接在面庄吃来得快!



知娃子.一面解乡愁



△庄主还要网销家乡的扁豆



知娃子.一面解乡愁


△家乡的扁豆面


知娃子.一面解乡愁


△面庄自己发的扁豆芽


知娃子.一面解乡愁


△饭点,忙碌的面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