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博物馆】亲子快乐营活动榜上有名


标签:
甘肃省博物馆亲子快乐营考古挖掘活动一波图文教育 |
分类: 【历史回望】探寻发现 |
昨晚在微信上得知,2014年8月2日,甘肃省博物馆的“亲子快乐营”系列活动在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中国博协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内蒙古博物院承办的首届“中国博物馆教育项目示范案例”评选活动中榜上有名,作为一名参与了这项活动的省博志愿者,真是开心!
从今年3月8日拉开序幕的省博“亲子快乐营”系列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近二十期了吧,其中大多在室内举办,唯有一次在户外举办的“野外考古挖掘”活动我有幸参加并拍摄记录。后来据说是因场地条件所限,尝试性地举办了一次不再举办,所以照片也就没有发。现在看来,那次的记录还很珍贵呢,因为我拍的图片最多。补发上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活动开始之前,社教部徐副主任向孩子和家长们讲解《文物保护法》。
△孩子们戴好手套,手持铁铲、毛刷进入考古探方现场。
△刚刚进入初夏,天气就已经炎热起来,挖掘开始不一会儿,大人孩子的头上都沁出了汗珠,有家长直说:缺乏锻炼,缺乏锻炼!今天能和孩子一起劳动一下,真好!
△要在探方内找到埋藏的“文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要有毅力还要细心。
△一不小心就会错过那枚小小的铜钱,不得不在翻起的土堆里再细细筛查一遍。
△找到啦!找到啦!孩子兴奋地大叫。这是今天第一位挖掘出“文物”的孩子,从挖掘开始到找到第一件“文物”,他大约用了15分钟。
△带博物馆姐姐前来检查“文物”。
△继续!
△女孩子也不示弱
△越挖越深,愈加吃力。
△一个小时过去了,探方里的土已经下挖了近五十公分,可还是什么也没有!
△孩子有些不耐烦了,妈妈说,坚持,再坚持一下!终于,终于有了发现!而且还是一连串的!
△看看孩子的劳动成果!
△继续继续!这场面真是如火如荼啊!
△快两个小时了,深埋在80公分土层里的“文物”,不断有“重大发现”。
△彩陶钵、彩陶罐
△唐三彩马
△活动马上要结束了,这位小朋友除了发现了几件小东西外,大件的还是没找到。大家劝他,不行就算了吧!
△他说不,我一定要找到!最后终于在探方的东北角找到了一个大家伙!
△是一只漂亮的彩陶罐!
△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好欣慰啊!
△博物馆姐姐给“文物”贴标签、登记造册。
△活动在孩子们的兴奋、快乐和汗水中结束,这位小男孩主动找到拍摄像的姐姐说:我想说两句!
△志愿者老师关切地询问孩子累不累。
△通过这项寓教于乐的亲子活动,对于悬挂在墙上的《文物保护法》,你是不是有了新的认识?其实,博物馆不是高高在上的殿堂,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