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肃省博物馆】国宝级文物之四:汉彩绘木雕六博俑

(2014-05-07 08:30:30)
标签:

甘肃省博物馆

国宝级文物

汉彩绘木雕六博俑

文化

分类: 【历史回望】探寻发现

【甘肃省博物馆】国宝级文物之四:汉彩绘木雕六博俑

 

△木六博俑(图片来源:甘肃省博物馆官网

 


    在甘肃省博物馆馆藏国宝中,有一件很有趣的文物,那就是木六博俑。木俑为两男跪坐相向博戏,盘右一俑,右手放膝上,左手举于胸前;盘左一俑右臂向前下伸,握一筹。两木俑身穿交领灰底白色宽带条纹装饰长袍,腰系带,头挽髻,面部及双手敷白粉,其上墨绘五官、发髻、胡须、衣领、袖口等,表情生动,惟妙惟肖。 

    “六博”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博弈游戏,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战国到汉代非常盛行,一套博具中有六根箸,就称“六博”,除箸之外,对博的双方各有6枚棋子,棋子布在棋局上,行棋在刻有曲道的盘局上进行,用投箸的方法决定行棋的步数。博具一般有博局(棋盘)、棋、直食棋、筹码及博局盒,此套博具仅存博局(棋盘)。

    这组木六博俑出土于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与它同时期出土的木雕文物还有动物、车船模型等立体雕刻,均属随葬器物。而其中的木六博俑造型最为独特,在全国独一无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是我们了解汉代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人民生活、文化的第一手形象资料。

   甘肃木雕多采用简洁古拙、粗犷奔放的的雕刻手法,着意刻画大的体块造型,并将彩绘纹样与立体造型完美结合,尤其是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木雕,反映了当时河西走廊木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堪称是西汉晚期至东汉中期木雕艺术的代表作品。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干燥的气候条件使这些木雕作品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让我们有幸在甘肃省博物馆二楼中厅的丝绸之路文明馆看到它们。不知道的是不是轮展的原因,木六博俑我在近期一直没有看到过,只看到了与它同时期出土的其他木俑作品。这些木俑作品技艺同样精湛,生动有趣(见下图)。

 

 

【甘肃省博物馆】国宝级文物之四:汉彩绘木雕六博俑

 

△木侍俑,甘肃武威磨嘴子出土(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三人行必有我师”。

 

 

【甘肃省博物馆】国宝级文物之四:汉彩绘木雕六博俑

 

△木牛拉车,甘肃武威磨嘴子出土(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

 

 

【甘肃省博物馆】国宝级文物之四:汉彩绘木雕六博俑

 

△木卧狗,甘肃武威磨嘴子出土(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

 

 

【甘肃省博物馆】国宝级文物之四:汉彩绘木雕六博俑 

 

△木舞俑,甘肃武威磨嘴子出土(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

 

 

【甘肃省博物馆】国宝级文物之四:汉彩绘木雕六博俑

 

△木独角兽,甘肃武威磨嘴子出土(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

 

 

(参考文献:甘肃省博物馆资料,一波重新编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立夏.丁香
后一篇:七彩鸢尾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