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风中的羽翼


标签:
拯救民勤志愿者马俊河沙岭子基地种梭梭 |
分类: 【乡里乡亲】乡村故事 |
△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总干事马俊河
△沙岭子是今年新开辟的梭梭种植基地,大约3000亩,位于县城东边的夹河乡。这里比去年在县城西边种过的昌盛基地更加偏远,沙丘也更多更大。30多公里进沙窝子的路,进出困难。
△今天大批的志愿者已经离开,小马专门安排了这辆吉普车送我们进沙岭子种植基地。
△农工们早已进来干了一阵子活,正在等待拉水车。
△遇到了上海来的志愿者小何,她来这里已经八天了,每天进沙漠劳动,晚上就住在村民家。
△小何说,她已经八天没洗澡了,今天似乎有些忍受不了了。
△沙漠深处居然有机井,为了保护地下水早已被关井,这次为了种梭梭又被允许打开。
△这辆拉水车是腾讯公益资助的,加上去年的那辆拉水老爷车,让今年种梭梭的速度加快了一倍。
△去年因为一辆老爷车供不上浇水只能上午种,今年一整天都可以种了,一边种一边浇水,据小马初步估计,今年种植的面积是前七年的总和。
△沙漠里的水竟然是这样的清澈,出乎我们的意料。
△开始给梭梭浇水了。
△梭梭的生命力出奇地顽强,一棵梭梭苗一桶水,就能保证它在沙漠中成活。
△中午的阳光把沙漠照得惨白,该吃午饭了。
△从公路转到进沙岭子的土路上,中间只有孤零零的一户人家,大家叫老黄家,是种梭梭的补给站。
△志愿者和农工们就在这里吃饭,今天的午饭是拉条子。
△来自上海的小何也学着拉面。
△面条出锅了!
△一大盆!
△绿萝卜片做成的卤子。
△老黄家腌的酸辣椒。
△一盘辣椒一盆面,是志愿者和种梭梭农工的午餐。
△民勤的面粉质量很好,面条即使没有什么菜就着也很好吃。
△劳动让人饿得快,每个人都端着一小盆面,我也是,呼噜呼噜就下肚了。
△大家就这么在院子里蹲着坐着吃饭。
△第二天上午变天了,天空一片昏黄,这天没有种梭梭,小马决定拿了GPS去测量沙岭子已经种下的梭梭面积。
△小马在前面骑着沙漠摩托开路,我们乘坐的吉普车在后面跟着。
△吉普车在沙窝子里上下颠簸,腰都快颠断了,什么样的沙漠越野也比不上啊!
△测量结束了,方圆大约五公里。
△从3月15日开始到4月14日,整整忙碌了一个月,2014年种梭梭季已接近了尾声。
△一个月了,开老爷车拉水的司机晚上就睡在这儿。
△收拾工具。
△保养车辆。
△开了一个月吉普车来回拉送志愿者的杨会说:真的有些累了... ...
△在老黄家的院子里合影留念。
△我们离开的第二天,民勤刮起了大风。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的杨会发微信说:“你走了,他走了,大家都走了,沙尘和风做伴来了,树枝也失去了往日的坚强”。我说:“我们还会来的,不用孤单”。本年度春季种梭梭公益活动已经进行到第八期,预计还有两期,五月初结束。(一波备注:因为风太大担心单反镜头受损,部分照片用手机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