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金崖镇古民居


标签:
榆中金崖镇永丰村古民居一波图文文化 |
分类: 【黄河风情】故乡故土 |
△金崖镇老街
△金崖镇文化站就设在三圣庙里,这是一座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建筑。
△院中心位置的献殿建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7年)。
△临街的古戏楼,建于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是三圣庙里最精美的一座建筑。戏楼与院子中心的大殿相对,戏台下面的人行通道通往金崖老街。
△戏台左侧有木楼梯可以上去。
△戏台的藻井式天棚。
△戏台顶部雕梁画栋。
△木质结构的浮雕彩绘。
△戏台背后的屋子里是文化站的图书室和宛川文学社。
△精美的斗拱。
△厕所的拱门也这么艺术。
△三圣庙是甘肃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诞生地,这里有展览详细地记录了从1937年地下党组织的活动一直到80年代的风雨历程。
△文化站站长王希光(右二),从1980年开始在三圣庙建立了文化站,到今天已经坚守在这里三十多年了。
△文化站的书画展览。
△在这里看到了这种城市里已经见不到的大喇叭。
△走出三圣庙不远,就看到了这座古驿站的遗址。因为有狗,没敢进院,只拍了一下大门。据说这也是兰州地区保留最完整的一家古驿站了,有近一百二十年的历史。这里解放前曾经是金崖女校的校址,解放后先后是卫生院、公社、派出所的办公地点,还办过幼儿园,直到有一天文化站站长王希光无意间在屋顶房梁上见到了“光绪九岁次癸未季春月下浣吉日”等字样,其本来面目才浮出水面。
△在金崖镇的老街道上还看到这样一座用木头精心制作的像火车车厢一样的房子,问了好几个人,也没人说清楚这是干什么用的,一位大妈问我们,你们要租吗?以前有两口子在这里钉鞋,后来找上工作走了。你们租不租?问得我们哭笑不得。
△老街道的庭院门,好想推开进去看看!
△顺着王站长的指点,我们沿老街向东走了一公里到达永丰村。据说这里是金崖镇古民居保存最完整的一个村落。刚一到村口,就看到了这座新建的弥陀寺大殿。今天正好殿里要迎接重要的拜谒者,我们顺便在这里歇歇脚,吃自带的干粮,看热闹。
△永丰村。没有人带领,我们只能在村子里瞎转。
△古民宅都被锁着,主人不在,看不到里面。
△透过门缝向里望。
△一样的雕饰精美的大门斗拱。
△待保护修缮的古民居都被政府钉上了铭牌,但听村里人说,因为这都是私人家的宅基地,年久失修很多房子都不能住了,主人住上了新房子,这些古宅就这样被锁着,也不知道该怎样保护。
△透过门缝,看到古宅门里面已经被改造成贴磁砖的新房子了。
△破败不堪的古民居,这里的铭牌上标注的是007号。
△破败不堪的古民居院墙。
△古巷。
△还是被锁着的古民居。
△在永丰村的每一个墙角转弯处,都看到这样两个相对的红箭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从古巷往天上望去,天很蓝。
△蜻蜓点水地在永丰村走了一圈,我心里一直有一个疑问,村里既然有能力盖那么大的弥陀寺大殿,就没有能力修复古民居?也许,那大殿是虔诚的信徒们的集资,而古民宅没有人集资维护。古宅子要保护,是政府的事情,县财政又拿不出钱,只能向上一级政府申请。不知道何年何月能批下来。在钱批下来之前,古民宅不能动,于是只有锁起来。只有任它继续破败下去。
△本来今天行走的目的地不是金崖镇,临时转道而来。意犹未尽。等我做足了功课,明年还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