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自治区境内有一座南北走向的山脉,绵延200多公里,这就是宁夏和内蒙古的界山—贺兰山。贺兰山东麓中段银川境内的戈壁滩上,以前是部队的靶场和训练坦克的地方,1972年6月,部队某部战士在贺兰山挖掘工程地基的时候,意外地挖出了十几件古老的陶制品和一些形状较为规则的方砖。方砖上面刻有一行行的方块文字,远看像汉字,近看一个不认识。这次意外的发现,使尘封了一千年的西夏国历史重见天日!
西夏国(1038—1227年)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在历时190年、10位皇帝的朝代更迭期间,先后与宋、辽、金鼎足而立,其疆域最广阔时,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内蒙古西部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的部分地区。
△西夏疆域
△这是西夏王陵3号陵
1227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在包围西夏国都兴庆府长达半年之后,破城并屠城,将西夏典籍、文书付之一炬,文物、古迹毁坏殆尽,再加之元朝也没有为西夏编修专史,西夏文化从此消失,被称为“丝绸之路上消失的神秘王国”。
而西夏文字的首次破译却是在甘肃武威。现存于武威市西夏博物馆石刻陈列室的西夏碑,正面是西夏文,背面是汉文,意为“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铭”,正因为“汉夏合璧”,对照翻译,才解开了西夏国的秘密。
△西夏国文字,远看像汉字,近看一个不认识。
西夏王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园,东西5公里,南北10多公里,在总面积53平方公里的陵区内,9座帝王陵布列有序, 253
座陪葬墓星罗棋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
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曾经六伐西夏,其中四次经过贺兰山,西夏王陵在数次战乱中变成了一片断壁残垣。几百年来,这片荒凉的戈壁滩即使是游牧人也很少光顾,王陵周围荒草萋萋,乌鸦在大土冢上做窝,叫声凄惨令人毛骨悚然。
自1972年西夏王陵重见天日以来,三十年来经过考古人员的不断挖掘研究,清理保护,我们今天终于得以从开放的3号陵墓窥见一斑西夏国的历史,感叹这些党项人在一千年前的200年时间里创建的与中原文化迥然不同的西夏文化。
△红陶迦陵频珈,是佛教里半人半鸟的神鸟,乐舞之神。
△彩陶擦擦
△彩色陶俑
△西夏文残碑
△西夏博物馆
交通:银川市区南门汽车站、北门旅游汽车站及南关清真寺均有发往西夏王陵的旅游班车,票价8元左右,但间隔较长,视客流而定,在1至2小时之间。
自驾:由市区内北京路向西走到头,丁字路口南转上G110国道,直行10公里路西即到,景区设有面积很大的停车场。
门票:60元/人,包括:西夏博物馆、西夏史话艺术馆、西夏碑林、3号陵、往返电瓶车。
开放时间:8:00--19:00;博物馆和艺术馆开至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