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的春天】一座桥.一座城.百年的情感千年的爱


标签:
天下黄河第一桥金城关兰州影像一波图文文化 |
分类: 【黄河风情】故乡故土 |
△兰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那个时候兰州叫金城。
△金城因黄河穿城而过,把南北两岸分隔开来,而去往西域必须从此渡过黄河,因此作为关隘的作用至关重要。

△建好的浮桥叫“镇远桥”。镇远桥用25只大木船组成,上面用木板铺成桥面,下面用碇石稳定船身,桥两边锁浮桥铁索的大铁柱子就叫“将军柱”。
△这浮桥的历史长达500年之久,镇远桥成为扼要津之守的“天下第一桥”。
△清朝时期的兰州。
△但浮桥并非坚固安全。
△所以每年黄河上冻前要拆掉浮桥,春天解冻后又开始重建,耗资巨大。
△清光绪三十二年,甘肃的官员们再次商议在黄河上修建铁桥。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九月十一,甘肃洋务总局与德国泰来洋行正式签订黄河铁桥包修合同,合同规定,铁桥自完工之日起保固八十年。

△新任陕甘总督升允与洋人几经磋商,慎重签约。
△公元1908年5月9日,黄河铁桥的建设终于动工啦!
△桥墩钻探岩芯
△老照片:历史的瞬间
△刚刚建成的黄河铁桥,起名“第一桥”,已成为兰州人民抹不去的记忆。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老照片:组装桥墩沉箱
△老照片:建成初期的黄河铁桥
△老照片:运送物资的驼队通过黄河铁桥
△老照片: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黄河“第一桥”改名“中山桥”。
△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当时溃逃的马步芳部队将铁桥桥面木板焚毁,桥梁杆件及纵梁也被枪弹打得通红,但桥身安稳如常。经过8天9夜的抢修,终于恢复通行,保证了进军的通道畅通无阻。我父亲就是解放兰州这支部队里的小小卫生员,当年17岁。
△1954年,国家拨款60万元对铁桥进行全面维修加固,在原平行弦杆上端置拱式钢梁,使铁桥更加美观坚固。1981年9月15日黄河突发大水,当时我家就在黄河铁桥边居住,黄河水几乎与桥面齐平,我亲眼见证了中山桥的坚固,洪水过后铁桥安然无恙。
△1989年,黄河铁桥保固期已满,德国有关方面给兰州市政府发来信函,申明合同到期。兰州市政正准备对铁桥进行全面大修时,8月9日,一艘自重260吨的水文趸船发生意外,失控撞到了桥墩上,铁桥遭受了重创。经过及时抢修,铁桥转危为安。这一年,黄河铁桥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铁桥进行了建国以来最彻底最大规模的维修加固,之后,中山桥结束了近百年的通车历史,变成了步行桥。
△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兰州市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中山桥再次维修加固,并将桥体抬升了1.2米,进一步增强了抗震泄洪能力,为缓解兰州交通压力,改步行桥为限制性通车。
△夏季,游人们在黄河上乘坐羊皮筏子顺流而下,体验一下乘坐这古老渡河工具的惊险刺激。
△2012年除夕之夜,儿子拍摄的被霓虹装点一新的中山桥。今年,为响应中央节俭过节的号召,中山桥一如平常,也许这就是中山桥过节的最后影像。
△天下黄河第一桥的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以后您如果有机会到兰州来,再看这座百多岁的黄河铁桥,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情感呢?
张迈:黄河源头
后一篇:【兰州的春天】金城社火闹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