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王城广场
一座博物馆便是一座城市的缩影。更不用说是洛阳古都的博物馆了。因为这次洛阳之行时间有限,在火车上便打定主意,哪怕是放弃其他景点,除了去看龙门石窟外,一定要花一整天时间去看洛阳博物馆。11月25日一大早,我便和灰灰一起开始了我们的洛阳博物馆之旅。
△洛阳街景
其实头一天晚上已经在手机上查好路线的,洛阳博物馆离我们住的洛阳迎宾馆并不远,只有两公里的路程,走着都去了,但为了节约时间,我们还是坐了两站路的公交车,在王城公园下了车,据说再倒回去一点点就是,没想到洛阳博物馆已经迁至洛阳新区,在王城公园附近问了不少人,居然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怎么去,最后好不容易有一位看起来是退休的老人告诉我们,洛阳博物馆离这里还挺远,只有一路77路市郊公交车可以到达,找77路公交站加上等车颇费了一点时间,我和灰灰站在冷风中足足等了半个小时车才来,心中真是有些抱怨了,这么赫赫有名的博物馆居然就只有这一趟车可以直达?
当终于抵达洛阳博物馆时,心中的怨气立刻被这偌大的广场上伫立着的气势恢宏的博物馆打消了,看来博物馆刚刚迁来不久,人所不知、车少也是正常的。能够看到国宝级的文物比什么都重要!
△洛阳博物馆内外景
“周王城天子驾六”车马坑
洛阳,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中国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较多的千年帝都,立河洛之间,居天下之中。这样宏大深厚的历史,我一时竟不知从何写起。还是从一座城开始说吧。
洛阳城应该是我国最早的城市了,西周时期就是成周城所在地,约合当时的东西六里、南北五里,大致为方形的一座规模可观的城邑。“周王城天子驾六”车马坑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古都洛阳悠远的城建历史。
△龙纹铜方壶.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夏朝至春秋战国时期洛阳的青铜器和玉器的制造已经很发达了,这些青铜礼器精细华丽的的纹饰反映出了当时的铸造工艺水平。
△铜齿轮.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彩绘陶豆.战国(公元前745--前221年)
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彩陶没有看到经典的,当然我知道彩陶文化的巅峰在甘肃
。但是看到了与甘肃彩陶不一样的战国时期的彩绘陶器,已经是比较晚期了。
△釉陶熏炉.东汉(公元25年--220年)
汉魏时期的洛阳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大都会,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逐渐呈中轴线对称布局,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东汉墓葬中的一些建筑明器是当时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东汉陪葬的建筑明器,左上图:两坡式陶作坊;右上图:陶作坊;左下图:灰陶风车、米碓;右下图:陶猪圈。(好像玩过家家的玩具
)
△弦纹蚕形壶.东汉(公元25年--220年)
西晋时期政治腐败,士族们的生活骄奢淫逸,彼此炫耀斗富,因此在墓葬中出现了大量的玩物,酒器等。
△左上图:陶牛车;右上图:陶兽;左下图:红皮鸡蛋壳;右下图:彩绘陶多子槅.西晋(公元265年--317年)(士大夫们真会玩)
北魏时期洛阳城已成为世界上名符其实的国际大都会,崇佛之风盛行,龙门石窟开始开凿。皇家寺院永宁寺开始修建。这时出土的泥塑造型可谓多姿多彩。
△彩绘陶俑.北魏(公元493年--534年)
隋唐时期的洛阳城发展到了巅峰,人口百万众,城郭大小相套,帝王宫殿遍布城内外,园林为中国之最。隋唐洛阳城遗址在今洛阳市区洛河两岸,为日本等邻国的都城所仿效。隋炀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与长城同为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洛阳也同时成为皇家陵墓的风水宝地,唐代盛行的厚葬风俗使洛阳也成为唐三彩出土最多的地方。

△彩绘陶驯马俑与舞马.唐(公元618-907年)
△左上图:三彩七星盘;右上图:三彩粉盒;左下图:三彩鸭衔荷叶杯;右下图:三彩雕花平底碗;唐(公元618-907年)
下图唐代的金镯和水晶项链的工艺与今天相差无几。
△左上图:花叶纹金镯;右上图:银簪;左下图:水晶项链;右下图:金梳子;唐((公元618-907年))
△三彩骑马击鼓男俑.唐(公元618-907年)
唐代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也是古代中国历史上妇女地位最高的时期,妇女和男人们一样,骑马、打马球、服饰时尚、飘逸。下图的唐代女子所戴的骑马帷帽在今天看来依然非常时尚。
△绿釉骑马帷帽女俑.唐(公元618年--907年)
△三彩风帽骑马女俑.唐(公元618年--907年)
唐代妇女以丰腴圆润为美,如果是胖MM生活在唐代,根本不用为减肥而发愁了!

△三彩女坐俑.唐(公元610年--907年)
△彩绘侍女俑.唐代(公元618年--907年),俗称“胖妞妞”
。
△彩绘陶乐舞俑.唐代(公元618年--907年),右下图:彩绘陶胡商俑(胡人在中国经商、拉马者居多
)
五代北宋时期洛阳为西京,名园林立,广植牡丹,“洛阳牡丹甲天下”由此而来。北宋的民窑瓷器艺术也尤为突出。
△三彩蛙形枕.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夏天枕上一定很凉也很硬
)
△左上图:双鱼纹花口白瓷盘;右上图:登封窑剔花高足瓷炉;左下图:白釉剔花牡丹纹瓷罐;右下图:珍珠地德福花叶纹瓷枕;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还有各种各样的瓷枕头就不一一列举了)
△瓷象棋.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
△乳钉纹铜爵.夏(约公元前2033年--约公元前1562年)
△母鼓铜方罍.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兽面纹铜方鼎.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王作”铜鼎.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错金银铜鼎.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白玉杯.曹魏(公元220年--266年)
△泥塑人面像.北魏(公元493年--534年)(好丰腴的嘴唇呀,迷人)
△三彩骆驼.唐(公元618年--907年)
△三彩黑釉马.唐(公元618年--907年)
△蓝釉双龙瓶.唐(公元618年--907年)
△白釉双龙尊.唐(公元618年--907年)
△白釉黑花鸭细纹梅瓶.宋(公元960年--1279年)
△鎏金铜观音.清(公元1636年~1911年)
△银鎏金宗喀巴像.清(公元1636年~1911年)
其他馆藏文物:
△樊石无量寿佛像
△披袈裟如意观音
△三层金丝楠木塔
△琉璃八宝
△佛教造像
△家具馆里的黄花梨木宫廷家具
△家具馆
最后还要提一下白塔寺。白塔寺是印度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后建立的第一座官办寺院。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修建,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因时间关系,未能去成。
△洛阳博物馆一角
洛阳之行到此就结束了,再次感谢艺龙旅行网、艺龙旅游指南给予我一次愉快欣喜的旅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