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很久,要不要开这个专题分类。开了,担心自己的摄影水平太不专业,太菜鸟,让专业人士见笑;开了,就要坚持写下去,在工作繁忙之余,还要挤出自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垒文码字,熬灯费油;犹豫再三之后,在今天,妇女的节日,还是把这个专题开了。一是喜欢把自己从摄影的菜鸟到今天取得的一点点进步拿出来与和我差不多年纪的、女性同胞们分享,也希望通过自己“傻瓜”式的通俗描述,能让和我一样水平的摄影或者是拍片爱好者,不再畏惧数码相机的那些繁复数据,而在摄影的门槛前止步不前。
总之,为了发现和记录我们生活中的美,女同胞们,让我们都来学摄影吧!
开 篇
一波,就是我,拥有相机的时间不短了。二十多年前,一波省吃俭用攒了半年的工资共计280元,买了一部柯尼卡胶片相机,从此爱上了“摄影”。
一波先后拥有5部相机,但直到2008年夏天以前,所谓“摄影”的水平也仅止于“到此一游”的留影纪念,直到某一天突然“开窍”。
那是2008年7月,一波去甘肃著名风景区——冶力关国家级森林公园一游,回来把片片上传到博客上,一波这个时候已经开博两年有余,自认为片片还拍得不错,可是和博客上众多的摄影高手比起来,一波也说不清楚照片看起来平淡无奇的原因在哪里。
不久,一位在博客上偶然认识的摄影高手老沈影谈给一波留言说,要想拍好片片,一曰聚焦,二曰清晰。四个字一下子把一波点醒了。一波还号称是美术系国画专业的本科生呢,怎么忘记了绘画与摄影同源的道理。从此,一波从最基本的聚焦和清晰开始练习,循序渐进,熟能生巧,摄影水平突飞猛进。一波把这些点滴体会写成小文与朋友们分享,分享摄影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感受生活之美的魅力。
一、聚焦,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术语
同样是一道风景,可以把它拍得生动感人,也可能把它拍得平淡无奇。说到“聚焦”,我们会很容易把它和相机的“对焦距”联系起来,但我所认识的“聚焦”,它不仅仅是一个摄影技术层面的术语,它更应该是一个拍摄者对画面主体的把握和想要拍什么的取舍。下面来看看一波在甘肃南部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拍摄的几幅照片,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图1是用富士F30卡片机拍摄的,当一波走进大森林时,面对满目苍翠,显得束手无策。于是,对着树木只知道摁快门。照片的效果是只见一片绿,不见森林树木。

图2以三棵树为近景,满目的绿色为背景,似乎找到了一点主体,但仍然不明确。

图3——图6仍然是用富士F30卡片机拍的,但近景中有了主体,透过森林中斑驳的光影,我们看到了森林中勃勃的生机。

图4.

图5.

图6.
以上,从图1到图6,虽然都是富士F30卡片机拍摄的,像素只有600万,但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聚焦”表现力是如此的不同,即使卡片机也能拍出好片片。
图1,基本上没经过大脑的思考,见景就拍,画面平淡;图2,略加思考,但仍然没有什么吸引人目光的地方;图3至图6,是经过选择、有主体的拍摄,能反映出拍摄者想取舍、想表现什么。虽然画面上不见整个森林,但是整个森林的气息和勃勃生机被表现出来了。所以,“聚焦”不仅仅是摄影技术层面上的一个术语,在拍摄前它应该首先反应在拍摄者的大脑中,你要“聚焦”什么,选准了,想好了,再按下快门。(未完待续)
------------------------------------------------------------------------------------------------
PS.此文刚刚发上来,一天之内就得到好多博友的评论和回复。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看来随着全民进入数码摄影时代,有更多的朋友希望跨入数码摄影的门槛,从零起步。这也激励我把自己的点滴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每天进步一点点,分享最快乐!蒋老师是植物摄影的高手,但凡不认识的植物,在他那里几乎都能找到准确答案。以他的回复作为本文的补充,在此对蒋老师表示感谢:
-
2011-03-09
08:27:42
- 技术层面的“聚焦”,也要提一下,那就是不少初学者,快门一按到底,结果是照片往往模糊,原因就在于相机来不及聚焦。正确的操作是将镜头对准被摄物体,先半按快门,使图像从模糊变成清晰,完成聚焦过程,然后再将快门按到底,完成曝光过程。按快门的时候尽量避免手的抖动。这样就能避免照片模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