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一般到了后花园,定少不了深宅大院里那些才子佳人的故事。阳春三月的一个午后,小姐丢下看倦的诗书,和丫鬟在后花园散步,赏花观鱼。
恰逢父亲的一位好友来访,小姐和父亲好友的公子在花园里不期而遇,一见钟情。公子的深情一瞥让小姐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做女红时一走神把手指扎出了血,血滴到刚刚绣好的白牡丹边,只好再绣一朵红牡丹和那白牡丹并蒂地开。这是一个在戏曲里经常见到的爱情故事,让我们看看在胡氏花园里如何演绎。
回到400年前的后花园。小姐的绣楼一般都在大宅子的僻静处,曲径通幽。小小的窗户,神秘而又让人展开想象。
穿过一片小竹,转到绣楼门前。

座北朝南的绣楼,安静而又孤寂。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有心上人来这里,接到楼上小姐抛下来的绣球。

进门就是一座高高的木梯,丫鬟的卧房就在右手边。
这就是丫鬟的卧房。位置彷佛今天的保安室,时刻监督着楼上的动静。看来两情相悦,不得绕过这个红娘。

登上楼梯,发现这楼梯设计挺特殊,楼梯加上了一个盖子,翻下来和走廊平行一体,洞开时楼梯登上走廊还需要手脚并用,抓住围栏才能爬上来,如果小姐是个三寸金莲,上来下去还真费劲。也许这样,小姐就不愿下楼了吧。
红色的流苏静静地垂在门前,大门紧锁,昔日的佳人已经远去。

分开流苏,向里望去——

一架古琴静静地躺在窗下,瑟瑟琴声已经随琴主人飘远。

胡氏的女儿一般是不允许下楼的,倦了、厌了只能凭栏远眺。想象400年前的围墙外,一定是阡陌纵横,花开四野。佳人相见,定是在这围墙内外约定。

转过绣楼,是另一个四合大院,有主人的会客厅,会客厅上二楼便能窥视到后花园,若小姐丫鬟在花园嬉戏,站在这里一幕了然。设计真是独具匠心。

会客厅。

透过窗棂,你看到了什么?顿有时空倒错之感。

凭栏远眺,外面的世界已百年。

庭院深深深几许?


廊还是那个廊,檐还是那个檐。


菊花般的石子路,已被磨得发亮。

结香一如既往地开着,香气从400年前一直萦绕到现在。

鱼锁,心锁,一锁就锁了400年。

女人的必做功课,从几岁起,伴随着多少疼痛的泪水。

脚大不是好女人,没人要,中国封建社会畸形的审美,今天看来不可思议。

绣裙,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依然很美。

没有割断的时光隧道,今天重新走过,恍若梦中。想起那个老问题:我的祖上在哪里?发生过哪些动人的故事?...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