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敦煌常嘉煌感悟随笔一波 |
分类: 【勤晨晚午】一波随感 |
昨天上午7点,CCTV-3《文化访谈录》及晚上9:25分CCTV-10《探索发现》栏目连续报道了常书鸿父子两代人为保护弘扬敦煌艺术所付出几十年心血的感人事迹。老同学常嘉煌历时10年所开凿的新敦煌艺术石窟也在片中进行了详细报道。中央电视台这样集中地报道,十年來还是第一次。在我看来,这是对于常氏两代人、特别是新敦煌艺术石窟开凿的理念和行为,做出了一次客观、公正的评价。
敦煌莫高窟无论现在和将来怎样,常书鸿的功绩都是不可磨灭的。他是当之无愧的“敦煌第一守护神”。尽管对于常嘉煌开凿新石窟,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和评论,但是,世界上不会再有这样的“傻子”,抛家舍子,投入200多万自己卖画的积蓄,在荒漠戈壁去搞一个“噱头”。
作为老同学,我亲眼见证了嘉煌这几年的艰辛,他像候鸟一样飞来飞去,北京--敦煌--兰州--北京。他曾操着不太熟练的驾驶技术,从北京驱车去敦煌,因连续开车疲劳差点儿把车开到路基下面的沟里,当他给我们打电话说让帮助找交警拖车时,我们都替他捏把汗,他却说,有佛祖保佑,不会有事的。因为他是在敦煌莫高窟皇庆寺出生的。
为他在敦煌凿洞窟的几位通渭农民,从单身汉到在敦煌娶妻生子,孩子都在敦煌上小学了。我们问:嘉煌你打算什么时候完工啊,你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了。他平静地说:不急,如果在我手里完不成,相信会有人替我完成,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行为艺术。
今年,因为通往施工地点的电缆两次被盗,导致工程不得不被迫停工,嘉煌气愤地说要封洞,再也不来敦煌这个伤心地了。可是他最终不舍,又花几万块钱把电缆接好,继续开工。
开凿工程吸引了一批批前去学习、参观的国内外友人和参与洞窟壁画临摹的志愿者。大学生们不仅亲历了几乎和1600年前开凿石窟一模一样的施工过程,而且还体会了画工们艰辛的艺术创作过程。这在他们的从艺生涯中是一个极其宝贵的体验。
作为老同学,每次看电视或文字对常氏两代人的报道,都被感动着,在此也希望朋友们光顾我们为新敦煌艺术石窟做的网站,给嘉煌一点支持和鼓励!
前一篇:Web 2.0 重要名词解释
后一篇:由重注QQ所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