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欧洲一波行走旅行感悟旅游 |
分类: 【人在旅途】行走写拍 |
中国西北的高速公路为什么行者寥寥
星期六凌晨4:35
分,我被轻轻的敲门声叫醒。今天要去法国巴黎,实现我多年来要看看卢浮宫的夙愿。汉堡的朋友Z先生给我们安排的路线是:从汉堡到德国南部城市科隆,走欧洲2号高速公路,途径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横穿比利时进入法国,直至法国首都巴黎,行程约1100公里。
吃完早餐天还很黑,我们便乘Z先生的宝马车上路了。汉堡前几日一直下雪,高速公路上的雪还未完全花掉,尽管这样,大多数的车速仍在150公里以上。德国的高速公路是不限速的,如果走的太慢,别人就像“推土机”似的在后面“推”你,不由得你要加快速度。
晨曦中,我渐渐看清了高速公路两旁的景色,除了大片大片的森林,便是一望无际的田野,不时还可以看到路边的汽车旅馆,偌大的停车场上停满了一排排40英尺集装箱的大货柜车,Z先生说政府规定每逢周六和周日,大货柜车是不允许上高速的,这些跑长途的司机只好在汽车旅馆休息。我好生奇怪,连日来在德国高速公路上几乎见不到一个交警,听Z先生说警察只有在出了交通事故的时候才不知从哪儿冒出来,处理事故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这些司机为什么不趁着天黑没警察时多跑些路,而要一直等到星期天晚上六点以后才敢上路呢?Z先生说,别看没人管,其实每辆车上都装有一个自动跟踪定位记录系统,到月底必须把记录纸拿给会计师报税,那张记录纸上每天几点几分,车跑到哪儿,行程多少公里,都记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如果违反了规定,便要罚款。
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公路运输十分发达,高速公路通到哪怕再偏僻边远的乡村。因此,铁路几乎丧失了它的货运功能,除了载客,没有人通过铁路运输货物。一路上高速公路和我们国内差不多,只是感觉路面比我们的更瓷实、平整些,有些路段是双向六车道,但大多数也是双向四车道。虽然是周六,我们仍然感到高速公路上的繁忙,不时有车在我们身旁的超车道上风驰电掣般地驶过,时速接近200公里(每小时)。
欧共体国家实行“大欧洲”政策、特别是货币统一为欧元后,出行非常方便,更是省去了进入一国先换钱的麻烦,我们从德国边境小城亚琛出境,一路畅通无阻进入比利时,连护照都没检查。欧洲的整个高速公路,除法国以外都是不收费的,在比利时和法国边境的交界处,有一个象征性的无人收费站,车到跟前司机从一个长得像自动售货机的匣子里抽取一张卡,到出口处交5.20欧元(折合人民币54元左右),而这段路整整跑了500多公里!
这5.20欧元让我感触颇深。这只是一只汉堡包加一杯冰水的价钱!要知道我们在法兰克福转机时,在机场买了一杯可乐还要3欧元再加15%的机场服务费,等于30多元人民币喝了一杯可乐!
联想到近年来我们西部修筑了不少高速公路,譬如我经常去的河西走廊,自去年古永高速(古浪至永昌)和永山高速(永昌至山丹)通车后,从兰州至新疆,高速公路几乎连成一线。我去河西,从我们公司办公地点一出来,向右一拐便上了高速,一路标准的国际化的标识和公路设施,感觉和在国外没什么两样。但公路上的车辆却少得可怜,经常是“前无去车,后无来者”。我很纳闷,人们经常抱怨西北的“搓板路”把人的腰颠断,现在修了这么现代化的道路却没人跑,大多数车辆仍然挤在老国道上颠簸,难道大家不愿意更早、更舒适、更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吗?原来问题的症结在收费上。
去年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前,有关部门在报纸上发了通告,内容大致是为了减少不合理收费,拟将一些收费站合并和撤销,如武南收费站...
...(细节记不清了)等等。我们心中暗自高兴,政府部门总算是为民着想,高速公路也该好好发挥一下效益了。岂知正式通车后我们去了一趟永昌,340公里的路程,同样是一吨以下的小车,原来往返收160元左右,现在“减少不合理收费”后却收了199元!原来“合并和撤销”不等于减少收费,而是让收费趋于“合理”,“合理”就意味着涨价。又如,同是柳中高速(柳沟河至中川机场)原来往返一趟20元,现在是46元,而路况并未变好多少。可怜那些接飞机的人,去中川机场只有一条路,否则也要绕道走!
又联想到去年北京五环路通车后由于利用效益差,对北京的交通拥堵起不到缓解作用,尽管是企业贷款修的,04年开始政府决定取消了收费。北京的收入水平何如?欧洲的收入水平又何如?为什么我们相对落后得西部却要在第三产业的服务上付出比发达地区高得多的成本?
西部开发,直观的、看得到的最大变化就是高速公路。可我们的高速公路却因收费高而让人有车不敢跑,好看不中用,这是对资源的浪费,是对纳税人的不公。政府有关部门在登载公告之前,是否倾听过纳税人的意见?
行进在欧洲的高速公路上,看汽车超车变道时仿佛是玩电脑游戏《极品飞车》里的场景。周末结束了,大货车们等够了时间,纷纷上路。宽阔的路面瞬时间有些拥挤了。我望着车窗外依稀飘舞的雪花,想我们的家乡,什么时候我们的高速公路上也能像这样车水马龙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