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年级上科学第三章知识点归纳

(2008-12-18 17:50:29)
标签:

杂谈

 

第三章基础知识分析

第一节

1.      雪崩时的能量转化: 势能转化为动能

2.      人造卫星: 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      青蛙跃起扑食的过程: 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和势能

4.      胶片感光成像: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5.      特技跳伞: 势能转化为动能和热能

6.      森林火灾: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7.      植物生长: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8.      水电站(工作):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第二节

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另一个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      功的计算公式:W=Fs=Pt功的单位:

3.      功率

(1)      功率是反映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      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功率

(3)      功率的计算公式: P=W/t P=Fv

(4)      功率的单位:瓦    常用单位还有:千瓦、兆瓦

(5)      1千瓦=1000     1兆瓦=106

第三节

一、杠杆

1.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的硬棒叫做杠杆。

2.      杠杆的五要素

(1)      支点:使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2)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3)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3、 杠杆平衡:指杠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

4、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二、杠杆的分类

(1)      L1>L2时,叫省力杠杆,其特点是省了力但费了距离。如开瓶盖的起子、铡刀、老虎钳、道钉撬等。

(2)      L1<L2时,叫费力杠杆,其特点是费了力但省了距离。如钓鱼杆、筷子、镊子、缝纫机脚踏板等。

(3)      L1=L2时,叫等臂杠杆,其特点是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如天平、定滑轮等。

三、滑轮

(1)      定滑轮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      动滑轮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F=G/2

(3)      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力的几分之一:F=1/nG,拉力所通过的距离为物体上升距离的几倍。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我们把必须要做的这部分功。

2)额外功或无用功: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那部分功。

3)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4)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η=W有用/W=Gh/FL×100﹪

5W=W有用+W额外    W有用<W总   η<1

3.      研究杠杆的平衡

(1)      把杠杆的中央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便于直接在杠杆上测出力臂大小)。

(2)      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在杠杆上左右移动钩码悬挂的位置,直到杠杆再次达到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

(3)      用直尺量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的大小。

(4)      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

4.      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

1)光滑斜面:FL=Gh W额外=0  η=100﹪

2)有摩擦的斜面:W=FL  W有用=Gh  W额外=FL  η=Gh/FL

3)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和倾角有关。

第四节

1.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3)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2、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

1)影响动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质量相同时,速度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大;速度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大。

2)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高度。质量相同时,高度大的物体重力势能大;高度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势能大。

3)同一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其弹性势能越大。

3、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1)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时,物体的速度不断减小,高度不断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时,高度降低,速度增大。

2)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时,速度减小,弹性形变增大;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时,弹性形变减小,速度增大。

4、机械能守恒

1)物体通常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

2)当物体只受重力和弹性力时(不受阻力时),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即动能减小了多少,势能就增加多少;势能减小了多少,动能就增加多少。

第五节

1.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微粒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微粒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      内能:物体内部大量微粒作无规则运动时具有的能。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1)      内能的单位:焦耳    

(2)      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就减小。但是物体的内能增大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3.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1)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2)      热传递总是由高温物体指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直到两物体温度相等为止。

4.      热量:在热传递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

5.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中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      做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小。

(2)      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就增加;物体向外界放出热量,内能就会减小。

6.      热量的计算:Q=cm

Q表示热量、c表示物体的比热、m表示物体的质量、△t表示变化的温度

c=4.2×103/(千克.摄氏度)表示每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为

4.2×10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