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都灵奥运会男子1500米的铜牌是中国短道速滑队男子领军人物的最后一枚奖牌,退役后的李佳军远去加拿大卡尔加里的一个俱乐部任教,三年后再次在中国杯的赛场上看到他,他已经成为哈萨克斯坦短道速滑国家队的主教练。
李佳军还是一如既往的腼腆,当预赛第一天提出采访他的要求时,他第一反应是:你们去采访安玉龙和杨赤赤(杨赫)啊,他们现在是俄罗斯和波兰的主教练,比我干得好啊!好说歹说,接受了采访。扫冰结束后,李教练又匆匆赶回赛场“默声”指导比赛去了!
预赛两天真没什么可写的,第二天还想找李佳军,于是乎就在门口死等!眼见一个蓝色身影飘过,我认定是李佳军,就和肖主任一起追,追过去,又没影了。那收拾收拾东西准备走人吧,出门找站在门口等我的肖主任,主任已走。电话响起,主任在西门口打来电话,我看到的真是李佳军,他没时间接受采访,说找裁判申诉去了。估计是接力犯规的判罚问题。
第三天又上午奔到赛场,转了半小时没见李佳军,肖主任来得晚,说,佳军不就在你身后么?OMG!真是一盏神灯啊,和他聊聊接着采访呗,还提出了想采访哈萨克斯坦领队的想法。领队的英语很little,我们又不会说俄语,佳军把我们指给商指导(中国国家队的科研),商指导的俄语很long
long
ago了。采访就在鸡同鸭讲的情况下混乱的进行着,bingo,又来一个“救星”正在热身--一名转入澳大利亚籍的俄罗斯女孩,领队流利的俄语充分显示了他能说会道的本领,戴牙套的小姑娘人很好,翻译得也很清楚。好不容易做完领队的采访,李教练又不在了。。。
最后一天是最后的机会了,上午继续早到赛场,场内空空如也,从帮主那里问来了电话。一通电话拨过去,“我还在训练,你们在门口等会儿啊!”不熟悉场地和业务的我和肖主任愣是没找到训练的地方,去了训练馆和天成旁边的速滑馆均无功而返,最好的选择还是在西门口“守株待兔”。这会换我的神灯亮了,李佳军又被我们发现了!“我们就在场内的力量房训练呢!”,我一边汗如雨下,一边答,“我们刚才也围着场已经暴走训练了!”权当减肥吧!好在最后任务完成的还算顺利。
采访还没有结束,李佳军的眼神开始飘忽,远处走来一个女孩跟着父母。我这边正准备采访结束语,李佳军紧张的说,“帮我看看行不行啊?”,希望李教练能早点找到他温柔体贴的另一半!
所有的比赛结束后,又在场内看到了佳军,跟他打招呼,一副急急忙忙要走的样子!“李指导!我们跟您打招呼呢!”,佳军转身深鞠一躬,我们这边响起一片欢乐的笑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