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创作通览》出版
(2014-10-28 22:56:49)
标签:
佛学文化 |
分类: 生活在神秘的世界里 |
2014年10月24日晚上7时,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科学普及出版社和中国科普研究所协办,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基础科学与高技术委员会承办的《科普创作通览》新书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中国科普作协有史以来举办的规格最高的新书发布会之一。
《科普创作通览》分上下两卷,全文76万字,由董仁威担任主编,松鹰、尹传红、陈俊明担任副主编,全国24位著名科普作家、科普理论家历时8年打造,是1983年《科普创作概论》问世以来,30年间出版的唯一大型科普创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普读物,填补了我国新世纪科普创作人才培养教材的空白,已被列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教育部联合兴办的全国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教学用书。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刘嘉麒院士为该书作序,对该书予以高度评价。他说:“由董仁威主编,松鹰、
刘嘉麒院士还说:“借此机会,我热烈祝贺《科普创作通览》即将面世,感谢该书的全部作者又为我国科普界撰写了一部力作,增添了新的光彩。”
海外华人著名科普作家甘本祓在看了全稿后,评价《科普创作通览》道:“《科普创作通览》的编纂是科普界的一个基础建设,它是一部承前启后的经典,是把科普与文学、科普与艺术、科普与人文、科普与生态、科普与经济、科普与社会等联系起来的桥梁,是对我国科普界的历史和现状、人物和作品、深度和广度、继承和创新、水平和功力、影响和贡献等的一次严粛的回顾与审视,是一部值得仔细研读的好书。”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刘嘉麒,副理事长卞毓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顺科,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基础科学与高技术委员会主任、《科普创作通览》出版主要策划人颜实,科学普及出版社社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基础科学与高技术委员会主任苏青,科学普及出版社社长助理杨虚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旅美微波技术专家、著名科普作家甘本祓;《科普创作通览》主编董仁威,副主编松鹰、尹传红,《科普创作通览》编委及作者代表吴岩、李乔、沙锦飞。《科普创作通览》策划及责任编辑、科学普及出版社基础科学图书事业部副主任王晓义,科学普及出版社基础教育部主任徐扬科,以及正在参加中国科普作家协会35周年庆的许多代表,放弃了看珍贵纪录片《盘丝洞》的机会参加会议,座无虚席,科普高手济济一堂,共庆全国几十位科普作家,科普理论家历时8年创作的科普创作通览问世。
科学普及出版社社长助理,副总编辑杨虚杰主持了大会。刘嘉麒理事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感谢科普创作通览的全体作者为社会奉献了这部好书。他语重心长地说,科普需要登顶之作,现在,中国科普界出了不少精品,但缺乏精品中的精品,顶峰之作,希望大家都来创造攀登科普创作的顶峰之作。卞毓麟副理事长高度评价《科普创作通览》,他以物理学的四种力作比喻,说,完成这部著作很不容易,需要作者有魄力、能力、毅力、功力。他还用生动的语言,解读了著名海外华人科普作家甘本祓写的推荐语。
董仁威在会上作了发言,主题词是两个,感谢与不足。他说:“《科普创作通览》是一部集体创作的大书,由一批不计名利的,具有奉献精神的热血‘科普志愿者’合力构建而成。在这里,我要感谢的人很多,一是感谢我们写作团队的所有成员,感谢副主编松鹰、尹传红,陈俊明,审校赵健,他们与我一起对作品进行了六审六校,感谢吴岩、刘兴诗、郭曰方、陈积芳、李乔、沙锦飞、戚万凯、黄继先、张文敬、杨再华等24位作者和编委,他们为本书奉献了一生积累的创作经验。除了这些作者,还要感谢那些因体例需要而被删除的原《科普创作通论》的十几个作者,《科普创作通览》的成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并向他们说一声抱歉、对不起。特别要感谢老前辈汤寿根先生,他为该书的前身《科普创作通论》的写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二要感谢科普出版社的知心朋友,社长苏青,原总编辑颜实,编辑室主任徐扬科、王晓义。特别是颜总,他自2007年看好科普创作通论后,不管有什么风言讽语,爱心不改,全力促成了科普创作通览的出版。还要特别感谢的是责编王晓义,三年来,他克服了无数困难,终于使本书问世。三要感谢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感谢石顺科秘书长为我们在中国科普作协30年庆大会期间,精心安排了我们这个新书发布会。四要感谢刘嘉麒理事长为我们作序,感谢甘本祓大哥为我们写推荐语,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五要感谢那些反对者,他们从另一角度给我们提出了改进本书写作的思路,使我们出的书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对科普界负责,对历史负责。谢谢!谢谢!……”
董仁威还对该书的特点及书中的不足进行了重点论述,他说:“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的方针。我们传承了老一辈科普作家为科普作品制定的三性,即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