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科幻对话会成功举行

标签:
娱乐 |
分类: 科幻文学 |
3.11“中日科幻对话会”于北师大成功举办
2013年3月11日晚,北师大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中日科幻对话会谈”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吴岩教授主持,邀请了中日几位文学研究界与出版界的重量级嘉宾进行会谈,分别是: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孟庆枢教授、《科幻世界》总编姚海军先生,日本椙山女子学园大学教授长泽唯史、北海道北星学园大学副教授立原透耶。与会者还有中国青年科幻作家飞氘、夏笳、糖匪、兔子等,以及众多科幻迷们。会上中日专家就“科幻的未来发展”、“中日科幻发展现状”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对谈与深度交流,观众们提问积极,会场气氛热烈。这是首次在中国开展的,中日两国间高端科幻对话活动,地位十分重要,广受科幻迷与科幻工作者们的欢迎。
会议第二部分是中日双方提问环节。不约而同,“中日当下科幻创作概况”与“科幻文学的市场现状”是嘉宾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综观中日科幻创作情况,在日本尚有科幻文学作家进军“主流文学”的成功例证,如作家筒井康隆等;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的一些主流文学作家作品中,虽然存在科幻因素或科幻情结,但能驰骋于主流与科幻两界的黑马还未出现,作家们的努力仍需事实验证。而相同的是,中日“硬科幻”皆因受众理解等问题遭遇困境。对于两国科幻市场现状,皆不容乐观,科幻作家的地位也常因其作品发行量而受到影响,而一些科幻畅销书的成功例证,例如中国作家刘慈欣广受欢迎的“三体”和日本走红的一些借用科幻元素进行历史小说创作的作家作品,以及日本动漫、音乐的飞速发展,却能给予我们有益思考,如能结合本民族文化资源、融合多元文学题材和传播媒介优势,将十分有助于繁荣科幻。
嘉宾发言结束后,观众提问积极,就“科幻文学是否已死”、“中国科幻文学如何‘寻根’”、“科幻文学与推理小说、奇幻小说等文类之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之后,嘉宾们在个人总结陈述中,纷纷提及三年前的“日本东北大地震”,就该事件带给人们的“希望和失望”在科幻中引发的创作话题进行讨论,吴岩教授总结提出:即使在今天如此富足的时代,世界也处处充满挑战。这些挑战可能来自自然界,也可能源于人类对自己的认识不足,而此时的我们正需要文学,需要一种心灵营养,而科幻文学必然就是其一。最后,中日专家们就望借科幻的繁荣往来促进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关系提出殷切期望,会议成功结束。
本次“中日科幻对谈”还包括长泽唯史教授与立原透耶副教授于3.11下午在北师大的科幻报告,两位专家就欧美日科幻研究、日本科幻发展、以及中国科幻在日本的传播状况做了精彩演讲,反映热烈。
科幻无国界,作为连接中日友好关系的一种交流形式,作为人类表现生存的一种重要途径,相信它的未来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