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嫦娥的飞奔和地平线的超越

(2013-12-02 21:51:38)
分类: 科幻文学

 

嫦娥的飞奔和地平线的超越

    早晨起来看电视,嫦娥号飞行正常。然后,开始读金·斯坦利·罗宾逊的小说《红火星》。第一卷看了一大半,没大家说得那么难看,也没获奖时那种尖叫式的好评。一本普通的科幻书,冗长了一些,老生常谈了一些。至少,开始部分是这样的。

 

    一直纠结于写一本这样的作品还是那样的作品。恢复写作是困难的。在过去的10年中,做了太多评论和学理分析,脑子里的结构、模式太多,能指和所指间对位的评判太多。放弃这些,投入一种具有独特韵味的叙事时,便总是怀疑自己,这段是否长了,那段是否平淡了。总之,当裁判的日子长了,转而回到运动员的生活便百般不适。

 

    但总是要前进的。至少,在嫦娥起飞的日子里,完成了450字。一个微小的开始。希望是一个巨大的启动。

 

 

嫦娥的飞奔和地平线的超越

 

    嫦娥升空的日子,也是地平线丛书即将出版的时刻。晚上从责编高然处获得了这套丛书定稿的LOGO.我觉得这是我主编的丛书中最雅致的一个标识。迫不及待地放出来给大家看看。

 

    责任编辑提供的说明上写着:地平线丛书是一套有关想象与真实、今天与明天、科学与艺术、乌托邦与现实的思考之书。丛书的作者来自不同领域,他们呈现的观点和认知方式更是千差万别,但恰恰是这些差异和矛盾,构成了一种怪石嶙峋且复杂异常的观念地貌,为我们提供了驾驭各自的思想飞船,巧妙穿越于多维理念空间去探险未来的可能性。编者相信,在辽阔而没有航标的认知海洋里,唯有敢于前进才有希望获得拯救。

 

    在第一辑地平线丛书中,你将找到许多熟悉和不熟悉的名字:刘慈欣、韩松、武夷山、陈洁、杨书卷,还有我自己。

 

    大刘(刘慈欣)已经三年没出书了。这本书会掀起怎样的抢读和收藏热潮,我不知道。但《刘慈欣谈科幻》这个名字,相信你不会错过。本书是作者在创作科幻小说时的心路历程,有对经典科幻作品的精彩评价,有针对具体问题的访谈对话。科幻作家的浪漫情怀在这本新书中得到了淋漓展现。小韩(韩松)不是只写科幻小说的著名记者,他还在科幻理论和未来展望方面具有独特的眼光。《未来的108种可能》以幽默略带调侃的语言描述了未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娱乐等方面的诸多可能性,诡异边缘的探索者对现实和未来社会的严肃思考,不单单在高速轨道系列中,也在这种前沿小品之中。

 

    科幻读者不太熟悉的武夷山教授在科学情报界却相当有名,他当过中国驻外使馆的科技官员。多年的情报学研究和操作,让他对技术的追踪和管理的视觉高人一筹。《一个情报学者的前瞻眼光》通过许多经典科技创新案例,展现了先进国家科技制度、科技政策、科学教育、管理模式之间的互作关系。未来学离不开政策导航,研究武夷山老师对科普和未来学的思考怎样进入政策层面,是个有点难度却趣味横生的话题。

 

    从资深的《中华读书报》记者到宗教学博士再到大学政治学教师,陈洁走过的道路千折百转。《将来进行时》是这位风味独特的女性作家从历史窥探未来的最新合集。人性、社会和文化在引领未来方面,可能一点不比科技作用更差。只会更强!另一本被隆重推出的、由《科技导报》cover story专职作家杨书卷创作的《未来的101张面孔》,是过去三年对科技前沿尖刻品评和生动漫议。物理、航天、计算机、人工智能、基因技术、材料技术、核技术……所有当前科技界热络讨论的、正在研发的、逐渐形成的一切,都能透过她的短小精悍的文章飞向我们的面前。我不得不说,两位女性作者的作品是第一辑丛书中我最喜欢的部分。

 

    最后,还有我自己的《追忆似水的未来》。这是继《科幻文学论纲》和《科幻应该这样读》之后我最新的一本选集。希望喜欢科幻和未来学的读者对此有所期待。

    好了,有关嫦娥和地平线的故事,就先讲到这里。

    2013年12月2日即将过去。各位晚安!

 

嫦娥的飞奔和地平线的超越

    

    睡觉之前,再发布一张丛书内文的图片。我很赞赏这套丛书的美工。希望这套能够令你满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