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鲸桥梁书》值得给孩子读!

标签:
桥梁书大嘴鲸杂谈 |
分类: 生活在神秘的世界里 |
《大嘴鲸桥梁书》中的五座桥梁
吴岩
很早就有各色不同的人跟我说,他们最喜欢的科幻作家就是程婧波。她的作品很美,很甜,文字很宁静。等我认识程婧波后,才知道她本人就是这种很美、很甜,很宁静的女孩。我跟她合作办过两次星云奖典礼,每一次她都尽心尽力地充当司仪,把整个气氛调节得恰到好处。我觉得到今天,都不知道星云奖典礼是否还能办成其他样子。除了写科幻,程婧波也写奇幻作品。她的小说还上过《人民文学》杂志。程婧波还是有点小资历的编辑。我上次收到孙建江编辑的一本有关儿童读物发展的书,发现还有程婧波的文章。
这一次,有个人大老远从成都给我寄了一套“大嘴鲸”系列桥梁书,一共五本,每一本内容不同、色彩不同、绘画的人也不同,但作者都是一个:程婧波。
我不懂什么是桥梁书。赶快到百度百科去咨询,看了才知道,这是一种介于文字与图画之间的书,其作用是给年龄小的孩子实现从图到文的阅读过渡。我想,善于跨界的程婧波做这个事情,该是相当得心应手的吧?谁知读后的感觉异常强烈:哪里仅仅是得心应手,该说这种书的风格完全就是给她定制的。因为在这样的书中,作者能把自己对美的追求、对文字的意象投放、对教育的理想的阐发、对人世间的种种风情的感悟都融汇进去。加上布兔和王安妮两个画家的倾情演绎,一套如此精致的儿童读物就被建立了起来。
我认为,大嘴鲸丛书非常巧妙地使作品从多个角度跨越了年龄的障碍,给读者提供了至少五个不同的桥梁。这五个桥梁分别是图—文之桥、想象—现实之桥、主体—客体之桥、自我—社会之桥和感觉—知觉之桥。
先说图文之桥。五本书没有一本不是以图画为主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低年龄读者能尽快介入。但随后,文字便在故事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作用。为了使读者对文字产生独特的、具有刺激性的感受,编者还将文字的大小方面做出跳动,于是,一些文字就突出与另一些文字被加重出来。恰恰是应用这种“图—文—放大文”的方法,整个桥梁的作用便被完整地体现出来。这不是巧妙的认知转换是什么?
再说想象—现实之桥。作品的每个段落,都具有充分的想象。有外星球人的降临现场、有遥远的非洲和似印度非印度的印度,有姜饼能变成活人的世界,有鲸鱼翱翔天空的场面。虽然所有的故事开场都显得如异域或仙境般不真实,但随着故事的发展,你能发现真实的人类情感逐渐从故事中涌出,你将从这些故事里体会母爱、友谊和个性中的善良、希望与向往。从想象进入真实的行进是那么顺理成章,而从现实回到想象的道路又显得如此自然平坦,真让人佩服作者的高超技法。
主体—客体之桥和自我—社会之桥的建立,可能是这套书的作者所达成的最为形而上的成功。在每一本书的前面,作者都会确立一个自己想要塑造的个人品质或推荐的有价值的人际关系经验。但这些品质与经验却不是抽象的,他们被用完整的、形象的、行动性的故事讲述出来。书中,每个故事都源自将读者当成一个客体,但当读完之后你已经不自觉地把作者的观念融入了主体的内心。
如果说上述评价对于这套桥梁书已经是相当成功的肯定,那么作者全方位地发展读者认知能力的努力还应该从宏观方面给予积极的肯定。在这里,色彩、观念、故事、文字、版式、导读、阅读计划和测验被完美地整合起来。例如,不同的颜色跟所传达的观念是一一对应的;零星的行动碎片是等待读者自己拼接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悬念是让读者尝试在破解的过程中学会推理……等等,而上述感觉信息的拼接和整合,恰恰是心理学中形成全面知觉图像的基本方式。
我要特别提到,这套丛书除了按部就班地发展孩子的观察力、知觉力、思维力、想象力之外,还特别程婧波独有的故事所制造的非日常逻辑的发展,提示出孩子们保护自己非理性和非逻辑思维的重要价值。而对普通的人,一旦进入正常教育机构接受正常教育,这种非理性和非逻辑的思维就会立刻被低水平的教育所泯灭。
谈完了作品所搭建的五大桥梁,我想回到自己的阅读感受中来。我发现虽然金波老师给每个故事都做了相当具有启发性的导读,但我还是能跳出这些导读,生发出许多个人的阅读感受。
例如,我特别对整套图书的色彩搭配感到赞叹。每一本书都能找到一种跟情绪相关的基色,再从这种基色出发,根据故事的转变改变色彩的明度与色度是我的深切感受。我特别喜欢《雪人》的冷色调。我觉得没有这个色调就看不到来自木星的冬天的残酷,也看不到种植和保护春天努力的伟大。读完《雪人》,我认为它完全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倡导行动的故事。
我也喜欢《微笑的粉红色的大象》。粉红色是一个欲望的颜色,但在这里,却恰如其分地代表了想象。我喜欢作者通过古怪的教师而讴歌出的教育本身的智慧与荣耀。
我还喜欢《瑞恩的井》和《你知道姜饼人吗?》中的鲜亮的杂色,它从自我和他者两个方面体现了人际关系本身的色彩。
至于《缝果匠和大嘴鲸》,则用那种属于土地的色彩把母亲对孩子的根的作用展示了出来。除此之外,我还会把这个作品当成一个有关封闭和开放的寓言来读,因为只有最终打开封闭,孩子才能遭遇广阔的世界,而在那一刻,母亲的悲哀虽然被写在了云端。
作为一个青年作者的群体,程婧波、布兔、王安妮用他们的深邃思想和浓郁感情创作了这套作品。我相信,它必定会在未来显现出经典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