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第五屆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2012「想的與跳的:博物館中的教與學及其超

标签:
转载 |
![[转载]第五屆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2012「想的與跳的:博物館中的教與學及其超 [转载]第五屆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2012「想的與跳的:博物館中的教與學及其超](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議程
時 |
101 |
|||
08:30~08:50 |
報 |
|||
08:50~09:00 開幕式 |
主持人:陳濟民 致詞人:朱宗慶校長、文化部長官 |
|||
09:00~10:20
Keynote |
主持人:陳濟民 演講人:張譽騰 議 |
|||
10:20~10:40 |
茶 |
|||
10:40~12:20 第一場 |
知識、教育與實踐 |
|||
主持人:王嵩山 評論人:李子寧 |
||||
發表人 |
李匡悌 |
不想、跳不動:臺灣考古博物館展示教育的困點 |
||
詹麗滿 |
博物館、儀式與傳承者的互動研究:以日本滋賀縣長濱市曳山博物館為例 |
|||
劉世風 |
無邊界的抵達:中國地質博物館教育活動進路及特徵探析 |
|||
12:20~14:00 |
午 |
|||
14:00~15:40 第二場 |
教學策略與實踐 |
|||
主持人:朱楠賢 評論人:黃淑芳 |
||||
發表人 |
許美蓉 劉憶諄 |
全球化下國家自然史博物館教育的實踐: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附設之自然學友之家為例 |
||
曾信傑 |
從開心農場到憤怒鳥:探討遊戲式學習在博物館中的可能性 |
|||
劉德勝 |
博物館在高中生參與服務學習中的角色跨越與重返: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 |
|||
15:40~16:00 |
茶 |
|||
16:00~17:20 第三場 |
符號與文本 |
|||
主持人:張善楠 評論人:李靜芳 |
||||
發表人 |
陳丁輝 |
新加坡的國家歷史與記憶重構:以晚晴園為研究個案 |
||
張婉真 |
觀眾的作用:如何透過參觀產生展覽文本 |
|||
時 |
101 |
|||
08:30~08:50 |
報 |
|||
08:50~09:00 開幕式 |
|
|||
09:00~10:20
Keynote |
|
10:20~10:40 |
茶 |
|||
10:40~12:20 第四場 |
多媒體與學習經驗 |
|||
|
主持人:林劭仁 評論人:廖仁義 |
|||
|
發表人 |
李靜芳 許博婷 邱明嬌 |
玩的與動的: |
|
|
|
耿鳳英 |
E-Learning:超越時空限制的學習 |
|
|
|
藍敏菁 柯秀雯 |
是知識學習還是行銷新奇?剖析博物館Apps |
|
12:20~14:00 |
午 |
|||
14:00~15:40 第五場 |
展示與教育媒介 |
|||
|
主持人:蔣中柱 評論人:郭揚義 |
|||
|
發表人 |
李子寧 |
教育的物件:博物館裡的物件教學與教學物件 |
|
|
|
彭仁怡 |
聲光之後:蘭陽博物館互動多媒體展示應用與鄉土教育之感/知學習 |
|
|
|
鄭淑芬 林怡蓉 胡哲明 溫媺純 林雨德 |
大學博物館行動展示盒之發展與教案之設計 |
|
15:40~16:00 |
茶 |
|||
16:00~17:40 第六場 |
展示、再製與教育 |
|||
|
主持人: 評論人: |
|||
|
發表人 |
馬騰嶽 |
「民族誌博物館」與「民族博物館」的權力關係、經營管理與展示教育差異:以臺灣兩座泰雅族博物館的創置與展示為例 |
|
|
|
陳鈺茹 |
當代博物館的教育策略:解讀博物館的「賽德克熱」現象 |
|
|
|
呂孟璠 |
另類的知識回饋:博物館與原住民社群關係的再造 |
|
時 |
101 |
|||
08:30~09:00 |
報 |
|||
09:00~10:20
Keynote |
主持人:林會承 演講人:蕭麗娟 議 |
|||
10:20~10:40 |
茶 |
|||
10:40~12:20 第七場 |
技術、記憶與再現 |
10:40~12:20 第七場 |
技術、記憶與再現 |
||||
主持人:陳其南 教授(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評論人:吳岱融 助理教授(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
|||||
發表人 |
周宜穎 |
博物館的歷史Cosplay:以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互動式戲劇教育活動為例 |
|||
陳佳利 蔡振家 杜 葉蓉樺 |
背景音樂對博物館參觀經驗之影響:以賴和紀念館為例 |
||||
陳涵郁 |
在歷史博物館學習性別平等:試論《臺灣女子.非常好》特展 |
||||
12:20~14:00 |
午 |
||||
14:00~15:40 第八場 |
歷史、政治與公共性 |
||||
主持人: 評論人: 范燕秋 |
|||||
發表人 |
陳奕良 |
博物館中的物件學習與歷史教育:香港文物探知館的例子 |
|||
張幸真 |
以父之名:大學博物館中政治人物銅像的幾種面相 |
||||
黃貞燕 |
博物館、知識生產與市民參加:知識的公共性與博物館教育 |
||||
15:40~16:00 |
茶 |
||||
16:00~17:40 第九場 |
學習機制與組織 |
||||
主持人: 王嵩山 教授(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評論人: 郭瑞坤 博士(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
|||||
發表人 |
吳明季 |
地方博物館與體驗教育:「年齡階級體驗營」體驗與教育了什麼? |
|||
葉蓉樺 |
邊做邊想的博物館科學教育規劃:2001-2011十年實務的回顧與前瞻 |
||||
劉曉樺 鍾珞筠 |
學習不設限:從朱銘美術館「藝工」培訓學習機制談博物館教育的可能性 |
||||
17:40~18:00 閉幕式 |
主持人:陳濟民館長、王嵩山教授 |
![[转载]第五屆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2012「想的與跳的:博物館中的教與學及其超 [转载]第五屆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2012「想的與跳的:博物館中的教與學及其超](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第五屆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2012「想的與跳的:博物館中的教與學及其超 [转载]第五屆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2012「想的與跳的:博物館中的教與學及其超](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第五屆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2012「想的與跳的:博物館中的教與學及其超 [转载]第五屆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2012「想的與跳的:博物館中的教與學及其超](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