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幻理论与创意空间(提要)

(2012-04-09 12:47:46)
标签:

科幻理论

创意空间

杂谈

分类: 科幻文学

科幻理论与创意空间(提要)
《装饰》“设计未来”专号

 

栏目主持:李云

 

针对设计未来的元设计方法(英国,汉娜·琼斯;葛华灵译)

论时间和正在缩短的“设计未来”(英国,约翰·伍德;李馨译)

站在未来看现在—关于“设计未来”概念的简论(姚之洁)

未来需要什么?—设计史上的幻想性方案(周志)

当技术无所不能以后……(英国,安东尼·邓恩;李骐芳)

科幻理论与创意空间(吴岩)

 

 


科幻理论与创意空间(提要)

科幻理论与创意空间

 

吴岩

北京师范大学

 

提要: 科幻文学产生至今已经有接近200年的历史。科幻理论的发展经历了读者中心、作者中心和学者中心三个发展时期。在西方,比较有影响的科幻理论由詹姆逊和苏恩文提出。詹姆逊认为,科幻属于乌托邦文学,是人类否定现实、建构未来的方法。它的繁荣恰好在主流文学失能的时代。苏恩文则指出,科幻是认知和疏离宰制的文学,它的核心是创新。两个理论都强调,科幻的内容跟形式相互统一,以创意为目的。文章还回顾了过去200年中科幻作家开拓出的空间、时间、社会/技术和心灵四个大型创意空间。

发表于《装饰》,2012年3期,35-39页

 

科幻理论与创意空间(提要)
中国两大科幻巨头郑文光和叶永烈的图书封面跟凡尔纳和厄休拉·勒奎恩的封面并列

 

科幻理论与创意空间(提要)
有争议的《地球往事》封面也出现,且与《神经浪游者》和《时间机器》的初版封面共同出现在一个视觉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