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硕士生如何面试?

(2012-03-14 22:24:47)
标签:

面试方法

杂谈

分类: 科幻硕士方向

    这周要连续参加四个面试,到现在已经完成了三个。一些话憋在心中,不吐不快。不怕你不高兴,但如果不说,也许你一辈子不明白。

 

    我劝面试者一定先看我这如下几条告诫:

 

    首先,任何时候别说假话。做到这点难吗?有时候我面试九个人,八个人没有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你就一直思索老师会怎么想你就怎么说?或者,你想说个“政治上正确”的标准答案?大错特错!你想想,你们最大的不过二十一、二岁,而我们面试的老师中最小的是三十九岁。你说假话我们能看不出?我们装不知道继续听而已。一俟感到你不真诚,你的形象在我们老师眼中就大打折扣。例如,问你们为什么选教育这个行当,或者,问你为什么从其他专业转向教育?请有话直说。别绕着弯子搞那些大话、空话。真诚地让我们知道选择或转型的原因,你能从中获得更好的理解。

 

    其次,别按照面试者的观点回答问题。你想考试这个学院,当然会研究这个院老师的观点,估计你看过他们的文章。不过,别以为你把老师的观点讲讲你就能得到老师的好感。对重复老师观点的人,我只能认为你读了书没消化,没自己的看法。再说,你还根本不知道老师们这些观点是怎么个路径来的。你甚至不知道有的老师完成这个文章之后都已经改变了观点。你这讨好就走样了啊!永远记住,讨好老师没必要。按照自己的观点认真谈出你对问题的看法才是重要的。如果说讨好,你用礼貌的招呼,认真且朴素大方的穿着,详细的倾听,试验性地应答反应,已经非常讨好了。

 

    第三,别用社会上流行的话语回答问题。别去说什么“你有多爱好教育”,也别“这个精神”“那个精神”的随便招呼,这些东西如果不是人的亲身感受,只能是拾人牙慧,我们不喜欢你在这里再重复政治课上的内容。别浪费时间。说实实在在的东西。

 

    第四,面试的时候老师到底想知道什么?你想不清楚?我告诉你。至少我自己想知道如下问题的答案:

 

    ①你的个性是怎样的?是否一个开朗、大方且能自主、努力成任务的人。

    研究生不是本科生,不是天天上课读书上课读书上课读书,他/她是要进入一种独立的研究状态。所以,你该讲讲来这里之前的人生中你都做了哪些最重要的事情,这些事情你怎么通过自己的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的。这让老师能知道你的基本能力和技能都在哪些地方,也知道你的忍耐力、毅力、面对问题的聪明才智从哪里来。

 

    ②你的基本认知和交往能力是怎样的?

    任何一个人,即便来自于与应试方向完全一致的本科专业,在科研中遇到的也是新问题。导师跟你谈你将要做什么,你能快速准确地把握他谈话的要点吗?你能快速有效地分析任务、作出计划、开始工作并最终完成计划吗?想知道这些,我们就要考察你的基本认知能力和交往能力。能听懂问题、准确把握问题域,能在科研团队中有效合作,才是一个硕士生的起码特征。这里,背诵什么也不起作用,就靠临场表现。

 

    ③你在这个领域中的基础怎样?在相关或你熟悉领域中的知识面怎样?要做研究,你的知识基础是否已经具备了?是否来了之后要立刻补充某些东西?如果你来自其他专业,那么的之前的学习是否能给你带去额外的潜力?我们会问你读过什么书,你要给出名字,也要告知我们这些书大致写了什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你怎么批判分析这个作品。这个问题不一定容易。浅浅地读,谈不出什么。没有认真思考过的人,讲不出东西。我们见到了太多讲不出东西的人了。

 

    ④你对从事相关研究有没有热情?至少对我来讲,这个方面非常重要。有热情的人跟考研只是为了当跳板的人完全不一样。热情常常是做好硕士研究的先导,也是坚持独立工作的持续推动力。

 

    ⑤外语考试更多不是想看你背诵情况,而是看你的基本语言能力如何。例如,看你词汇量怎样?基本句型是否丰富?能否听懂?平时读过些什么?应对能力如何?所以,对外语问题,尽量不用自己背诵好的应试内容回答。因为这些东西跟老师们提出的比较实际的问题总是有差距的,你一这么回答,就能显露出你在远离问题的核心。所以,只好请你放弃背诵那些东西,而是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组织好语言进行回答。

 

    ⑥有的老师还希望知道你进入研究生阶段想做哪个方向的工作?是否已经有了计划?这要求我觉得高了点。国内跟国外不同,而且,目前的本科教学的水平,其实无法让你有本事真正给出个有价值的计划。至少,多数人是这样。所以,这问题我从来也不问。但我也让你知道,有的老师会这么问。

 

    上述只是我们询问的最主要的问题。在所有这些之前,我最先提出的真诚最重要。永远记住,回答面试问题只有一个捷径,就是真诚真诚再真诚。


    真诚会让人感到幼稚吗?不会。而看脸色的、讨好的回答,给人世故的感觉,这种感觉其实是真正的幼稚。你不想老师给你一个幼稚的评判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