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星云奖故事之八:作家读者之间

(2011-11-16 22:41:16)
标签:

星云奖

杂谈

分类: 科幻文学

星云奖故事之八:作家读者之间
核弹女孩给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一封信

 

刘慈欣老师,亲爱的大刘:

您好!

首先我想代表您众多的粉丝,包括遍布世界各地以及社会各阶层的磁铁,正在通过智子观察着我们的三体星人,宏宇宙中的智慧生命、以及量子态下的观察者们,向您衷心地正式地说一句,谢谢!谢谢您把这么宏大而壮观的三体世界带给我们。我想建议在场的各位,以及在看新浪视频直播的各位,把热烈的掌声,送给我们的神,大刘。

我是核弹女孩,我出现在20081月出版的《三体I》第189页到212页,可惜出场没多久,就被大史施了诡计干掉了。这个在书中的龙套角色,就是我在微博上的ID,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从今年3月开始,微博上出现了三体-叶文洁统帅,然后其他的同志们也渐渐出现了。我们一共有四个罗辑、三个云天明、三个艾AA,还有程心、1379号监听员、常伟思将军、章北海政委、斯科特舰长、刘晓明中士……当书中人物基本被发掘完之后,同志们还毅然开始扮演蓝色空间号、墓碑上的蚂蚁、罗辑的子弹等等……我们在线上用角色的口吻说话,重现着书中带给我们的感动和震撼,发挥自己的想象共同建设着新的情节,同时也分享着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一切,都源于我们的一个小小愿望:让您的角色一直活着。因为您说,科幻,是一种生活方式。

是的,科幻,的确在每一天改变着我们的生活。2008年底,我的一位朋友、前索尼爱立信的生产管理者辞去了待遇优厚的工作,开始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他开了一个科幻主题书店,叫做星之所在,开业纪念日恰好就是昨天。3年后的今天,星之所在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科幻书店之一。今天他也坐在这里,见证着各位科幻大师们的加冕。我相信此刻,他内心里的那个热爱了科幻近20年的孩子,正在蹦蹦跳跳地开心着吧。而我自己,从高中之后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看科幻小说。是三体让我重新体会到读科幻的巨大幸福感。那是种视野瞬间被无限扩充,整个世界变得无比广阔并充满了无穷可能性的刺激和快乐。俄国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科学书籍让人免于愚昧,而文艺作品则使人摆脱粗鄙;对真正的教育和对人们的幸福来说,二者同样的有益和必要。是的,大刘,您都做到了。

虽然生活不是戏剧,未必每一个人都会因为看了科幻,而产生什么惊天动地的改变,但至少,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会因为科幻而记得仰起头注视星空;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仍然珍惜心中那个奇妙而纯净的世界。我们提醒自己,对于生活现象,冷静客观,用善于分析的头脑,做强观察者;而对于坍缩成量子态的爱和美好,我们保留着纯真的心,用内心来感受。因为真正的美眼睛是看不到的,它没有色彩和形状,只有想象力才能看到它。

我曾认为身为一个科幻迷,注定要做茫茫宇宙中一颗孤独的恒星,同好难寻。但当我进入了您为我们创造的平行宇宙中,却惊喜地发现繁星灿烂,知音云集——我们已经找到了组织,而您正是我们的桥梁。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我们爱幻想,更热爱生活。我们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一群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磁铁。在这里,衷心地祝愿大刘,时时能够得到主的眷顾。更衷心地祝愿科幻迷们能够找到更多聚集的平台,中国科幻事业可以更加发展繁荣。

祝贺所有的星云奖得主,今晚,宇宙为你们闪烁。

核弹女孩

20111112于中国成都

第二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

 

 星云奖故事之八:作家读者之间

80后科幻迷孙悦给科幻作家王晋康的一封信

 

亲爱的老王:

 

当您笔下的王亚当乘着他的“夸父号”宇宙飞船回归地球向人们诉说着他的传奇经历时,很遗憾,我还只是一个懵懂的孩子,一个宇宙之于我只是白纸一般的孩子。时间推移,当白纸开始斑斓时,我接触了科幻,接触了您的文章,于是这些色彩便跳跃成鲜活的图像,世界开始生动起来。

03年,旧书摊,一本被人翻得破旧的《科幻世界》,让我第一次接触了王晋康,第一次接触了中国科幻。《水星播种》,几亿年前的人类在水星放养了生命,而如今的索拉人类在文明的启蒙阶段背负着世世代代的原罪……朴实的语言流露着一位饱经沧桑老人的经验与反思,汇聚成一股无名的感染力刺激着我的每一处神经。“我看呆了,心中有黄钟大吕在震响,那是深沉苍劲的天籁,是宇宙的律动”文章中的话或许能够表达我当时的感觉。自此,我牢牢记住了一个名字:王晋康,同时也记住了一种被称作科幻的文学。我开始不间断地买《科幻世界》,最为期待的,便是您的作品。《泡泡》、《养蜂人》、《终极爆炸》、《决战美杜莎》……每作品都让人思索,使人留恋。

科幻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但并不代表他会因为让人费解的科学名词而枯燥无味,您完美的理解了这点。您的作品,在我看来是最富人情味的,因为您无时无刻不在思索,思索人性,思索这个已知抑或未知的世界,并将科学技术融入在深深的人文关怀和朴实的语言中,看似高深的科幻文学带入普通人群。岁月的积淀之于作品更是彰显智慧光芒的闪烁。

一晃已经七八年的光景,正如《一生的故事》中所讲,“岁月就像水一般汹涌,无始也无终”。我已不是当时懵懂的孩子,我也不再只是认为世界的色彩永远鲜艳,可是我却依旧在您的作品中思索,苦苦追寻,在广阔星空中追逐自己的梦想。

茫茫宇宙中,我们只是一粟,但我会永远记住教会我仰望星空的人。当我抬头看天时,我才会忘却世俗的黑暗和痛苦,因为指引我的人用温暖的人性之笔为我描绘出纯真与晴明。他摊开手掌,用岁月蚀刻出的纹路指引出通往圣洁天域的方向,告诉我们,光明就在那里。在他的眼中,我看到希望,看到向往,看到光亮。我知道,即使自己坠入深渊,溺于深潭,也会有一双手始终等待被我牢牢抓住,他轻抚过成长的伤痛,岁月的疏离,慈祥的对我们说:“孩子,别怕,我在这里。”

是啊,他在,永远在,陪伴我们穿过黑暗丛林,淌过破碎山河,并最终到达宇宙的无垠。我看到他跳跃着,被温暖包裹着的心,只有这颗纯真的心灵,才能用人性之笔,为我描绘出这片星空。

我知道,抬头看天,月亮在笑,王老师,谢谢您!

 

                   孙悦

20111112于中国成都

第二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

  

 

 星云奖故事之八:作家读者之间

90后科幻迷常微给科幻作家何夕的一封信

 

亲爱的何夕先生:

您好!

人生不相见,大梦醒参商两茫茫;长夜十亿年,东方白来客鬓如霜。二十年弹指间挥过,纸上的何夕也从让人热血沸腾的大英雄变成了一个有着睿智笑容的贤者。不变的,是那份对科幻的执着,和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感动。

    有人评价王晋康先生是中国科幻的大地,刘慈欣先生是中国科幻的天空,那么在我看来,何夕先生就是变幻莫测的云彩,总会在不经意间化成万千奇迹,你一抬头,便是一个世界。

罗素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 ,和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是他活着的原因。而我们之所以这般痴迷科幻,其原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科幻中,我们可以体会史诗般的爱恨纠葛,可以证明子虚乌有的定理,更可以思考人类和宇宙的未来。这是科幻的魅力,是科幻无法被代替的独特魅力。

   我想我可以用“荣幸”这个词,来形容我生活在有何夕先生的文章相伴的年代。我至今还难以忘记,那个看完《天生我材》后无法平静的晚自习,连同当时图书馆宽大的桌子和占据了两个书架的科幻图书。对当时的我来说,这是另外一个世界。感谢何夕先生,给我展示了科幻无与伦比的精彩,带我走入这个弥散着无数光辉的秘境。

此后,我一部一部的开始读起何夕先生的作品。从9192年,我出生的那个年代开始补习,到99年正式以“何夕”这个名字再次震撼世人后的绚烂,再到10年的《十亿年后的来客》,11年的《人生不相见》。每一次让我们感动,每一次给我们启迪,每一次被我们期待,都证明何夕这两个字,包含着让我们成长让我们疯狂的力量。所以我们知道,科幻不老,何夕不老。

感谢何夕,您让我们理解了对爱情的渴望究竟是怎样的让人疯狂,这种疯狂之美,《爱别离》。

感谢何夕,您让我们明白了对真理的追求会有怎样的力量,这种力量之重,《伤心者》。

感谢何夕,您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会让我们做出如何大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反过来又会怎样影响我们这个世界。不用我再列举,每篇科幻都充满着对人类现状的怜悯和其前途的思考,您完整的诠释了在“科学幻想小说”这个表皮下,科幻究竟应该有怎样的内涵。

感谢您,何夕先生。

我拙劣的文字和没有时间沉淀的情感始终过于苍白,再多的词汇和再多的句子只会让人感觉到语无伦次,无法表达出您作品对这个时代的重要。但是我渴望着,和千千万万的幻迷一样,想要表达您带给我们的美好对我们而言是多么重要,想要表达我们对您和您的作品充满着怎样的感激之情。我想这已足够,在科幻的名义下,一切形式都会被理解。

感谢您,何夕先生。为您入围本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而感到由衷的高兴,期待您写出更多更让我们感动的作品!

常微

20111112于中国成都

第二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