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作家吴岩
作家吴岩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975
  • 关注人气:40,4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关注儿童的梦想——评王功恪教授的儿童科幻小说《

(2011-09-11 18:04:49)
标签:

转载

关注儿童的梦想

——评王功恪教授的儿童科幻小说《小博士漫游科学王国》

             

                                                                           配图

                                   作者: 高卫红

    关注儿童的梦想,本是我国儿童文学创作的一个优良传统,但是,最近几年的儿童文学创作,似乎正在疏离这一传统。有学者尖锐地指出,当下的儿童文学创作处于“比草还浅,比水还淡”的游戏状态。正像青年评论家谭旭东所言:“许多儿童文学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都市贵族化’倾向和‘消费主义写作’的取向,儿童文学作品不再是对强者少年理想的描写,不再是对底层儿童的生活和情感的再现或表现,而是追随都市商业化进程和休闲文化的脚步,‘淡化苦难,表现快乐’成了许多作家的创作原则。”这样一种创作倾向,导致有些儿童文学作品或追随日本、欧美动画人物形象,或打造当下时尚夸张人物符号,过于轻飘、搞笑、缺乏深度,甚至失之油滑。这不但造成了中国民族特色儿童形象的缺席,而且就是被描写到的那些儿童形象,他们精神世界的复杂性也被大大地简化了,遮蔽了他们的真实想法和人生梦想。

   在此背景下,王功恪的新作儿童科幻小说《小博士漫游科学王国》(以下简称《小博士》)的出现就具有特殊的意义。

   《小博士》以多元的解读角度、经典的讲述模式、美好的主题关注儿童的梦想,关注中国儿童的未来,成为儿童科幻小说有力的参照坐标,这对当下儿童文学的创作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小博士》作为一个敞开的空间,具有无限的解读性。本书着力塑造了一个21世纪中国的少年科技精英小博士奇奇的人生理想与奇巧经历。通过小博士应邀访问科学联合王国的历程,读者跟随着小博士及美丽可爱的未来小姐、睿智沉稳的新世纪爵士、英俊博学的超导王子等一道,遨游了未来世界的塑料公园、超导公国忽然纳米公国。你可以视它为一个飘忽的梦,在这个放逐梦想的世纪里,你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科学的进程如何把人类的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能一次次追逐到孩子们编织理想的脚步,能一遍遍地触摸从孩提时代放飞的鲜活梦想,或许这也才是孩子和成人都愿意阅读《小博士》的真实理由,这样的解读至少能让远去的梦想明晰起来,让淡化的理想重新点燃。当然,你也可以视它为一种对西方动画形象垄断中国儿童眼球的一次挑战,当孩子们看了太多的像“史努比、圣斗士、蜡笔小新、米老鼠”外来形象之后,“小博士奇奇”形象像一股清风,他的正义、阳光、博学、聪慧、自强,正好激活中国孩子梦想所在,就像在经历了重重单调后看到自己特别的东西,就像长久的渴求突然找到了依托,让人向往。

   作为儿童科幻小说,它突出的是孩子的梦想:在超导能量支持下建设成了神话般的海底城,人类可以像鱼类一样诗意的栖居在海底;在纳米导弹的攻击下,人类最可怕的癌症肿瘤顷刻化为乌有,人们可以保持童心长生不老;修一条攀登月球的天梯,筑成《圣经》中所描述的那样通天塔。更确切地说,书中涉及的每一个幻想都带着孩子最原始的梦想,可贵的是其背后有着可实现的科学理论为支撑,这令人鼓舞与感动。

   在前言中,作者这样叙述道:这是一段发生在2080年奇幻旅程,这是一本我们从未读过的另类小说。它讲述着许许多多还未发生但又一定会发生的故事,汇集了世界上罕见的神奇、魔力、惊喜、冒险……经典模式的故事开头通常给我们一个叙述的期待,在另类的世界,奇幻的情节中讲述故事的主人公如何追求他的目标,实现他的梦想。而在花样翻新的现代社会中,经典却意味着老式和老套,但它却是历史的沉淀和选择。对儿童文学来说,老套就是要突出有趣、有意、有想象力。所谓有趣是指作品以其神奇独特的姿态、美妙奇异的情节、幽默有味的语言,让孩子产生一种拿起来就放不下的魅力。所谓有意,指的是儿童文学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建构,透过淡言微词中表达出的深刻寓意,在生动游戏化的阅读中,让孩子们找到心灵和情感的支撑和慰藉。儿童文学是在童年时代对人进行情感熏陶、美德养成,它是以精美的审美化的文字来提升儿童的精神世界的。想象力更是儿童文学突出的特征,传奇神勇的人物、穿超时空的情节、灿烂辉煌的场面等贯穿始终,儿童作品的阅读与成人文学不同之处更多体现在奇妙的想象上,在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里,用充满灵性与智慧的故事吸引孩子、打动孩子,引领孩子的成长。

   《小博士》讲述就包含这三大元素,讲故事的方式套用的是儿童文学中最常见最老式的那种。有趣的故事情节随着小博士的脚步展现得淋漓尽致,构建起新颖的世界:魔力十足的塑料公园、神奇前沿的超导公国和惊险刺激的纳米公国;有意的主题也无需抓破头皮才能有所悟的,更不用去聆听专家的解读,看了就会觉得科学很实在,生活有情趣,人生很丰富,会平添一份坚韧与信心。书中的想象力更不必装模作样煞费苦心地得出,读了就有一种自然而然地联想,孩子们可以登上如同“一千零一夜”飞毯式的塑料白宫,进入小人国充满怪异的STM隧道,可开心地阅读外星人世界雅典娜星球发来的神秘天书,体会量子丛林猎虎的快乐,探索小海龟为什么环游大西洋——太平洋而不迷路的秘密。这种靠故事本身内涵所引发的想象,是孩子们认识、适应、融入社会的开端,构建起了现实与未来之间一种张力,这种张力为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提供了平台,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主人公的力量与激情,真实、平易,又豪情满怀,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要当科学家改造人类家园的冲动与梦想。

   这些便是老套儿童小说所具备的品质。作为国内知名的科普作家,王功恪教授用放眼世界的前瞻性眼光,本着“绝不能让我们中华民族的下一代在世界之林处于一个智力低下的状态”的创作情怀,希望中国能有自己文化特色和风格的儿童作品。

   《小博士》选择了未来中国的美丽梦境作为立脚点并非源于作者对于儿童现实生活的陌生,而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作者了解孩子内心的渴求,了解中国儿童未来发展的现实:未来世界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危机,而塑料代替金属的研究是人类将开始全面应用塑料的新时代。“超导激光大战”、“纳米材料家族机器人全面运用、能量对抗赛”将是孩子们成年后所面临的现实,让孩子们在漫游科学王国的旅程中亲身体验未来世界,领略科学独有的美丽与魄力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小博士》虽是科幻题材,但它却是站立在当下科学远景现实的土地上写出的昭示未来中国的诗意作品,是一部带有美好主题追求和梦想的作品。曹文轩教授曾在他的论著中直言:“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再深刻的思想都会成为常识,甚至会衰老与死亡,这个世界上最强大、最具震撼力与杀伤力的并不是思想,而是美。”

   《小博士》中所描述的世界也是建立在现代高科技基础之上,有着现实的根基和美学基础,带着诗意与美感,体现出一种鲜明健康的情感和审美的价值。“中国孩子有自己的追求,而不是骑着扫把跟着洋人满天飞,作为一名科普作家,我更注重少年儿童科学素质的培养,注重少年儿童的科学梦想的呵护。”这不仅是王功恪的心愿,也是所有儿童作家的心愿。

   能坚守儿童文学的创作本来就是一个难度,而儿童科幻作品创作尤其如此。关注儿童内心,关注儿童梦想,更是一种高尚精神的建构。《小博士》的面市对当前儿童文学创作也不无启迪和裨益。

  

 
 来源:新疆日报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