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访问酷6网的那个夜晚

(2010-10-05 21:03:05)
标签:

嫦娥2号

杂谈

分类: 科幻文学

访问酷6网的那个夜晚

 

    到网站参加视频访谈,这是第三次。第一次是为嫦娥一号。地点是在腾讯。跟航天专家庞之浩打对手,由司马南主持。第二次是在成都,跟四川科普作家协会主席董仁威打对手,主持人是刚刚获得星云奖的奇幻作家,可惜我写不出他那个名字。醍醐,对了,他的作品是《醍醐溏记》。这回第三次,到酷6网,为嫦娥2号。

    因为怕节日堵,很早从家到北师大。但要不是陈宏广提醒我,还在师大电脑上查资料。他一说,我才发现已经6点20多了。马上出门。

    路上极端顺畅。10分钟到达西坝河。但为了找酷6网那个标志性的大轮胎,找了很久。不过总算到达了。

    网站都是一样的。很多桌子。上面都有一个电脑。一些人在工作。更多地方空着。就是这样。墙上悬挂着大屏幕,放这个电视台的新闻。每个人都没什么表情。看到你象没看到。工作太累造成的。

    不过,接我的素雪出门把我引入。然后是主持人和摄像。简单谈谈就到点了。

    只好进入演播室。



访问酷6网的那个夜晚

 

    1小时过得真快。

    主持人确实厉害。我讲了几个故事,她给出她的理解。这些理解让我加深了对小说的认识。特别是关于《2001:太空探险》那部分。她从蓝色多瑙河的音乐谈到多瑙河上的航船,就是工业革命的历程。我立刻想到电影中漂浮在太空中的那艘飞船。她讲得真棒。如果说这个故事的中间部分讲述了工业革命,现代化的过程,那么第一部分和最后部分难道不是前现代和后现代的时代表达?

    对于科幻迷来说,我讲的这些差不多没新东西。除了展示出最新发现的新中国首部完整的科幻小说《宇宙旅行》。我保证这是第一次出现在视频画面上。明天起,孔夫子上的这本书,不知道是否会被更多人所重视。

    说了许多科幻故事,让我遗憾的是,跟嫦娥飞行联系太少太少。演播室没钟,这是有点奇怪的。其他演播室中都能看到钟,嘉宾可以掌握时间。

    还有个遗憾的事情。本来,今晚的访谈是跟物理所的李淼老师一起的。但由于另一个嘉宾不能到场,李老师被改在了昨天。失去了一个跟他会面的机会。

    回来后跟野兽说,这样的活动看来是不能找我了。老生常谈太多。应该改成全新的面孔。自己也该有点自知之明,遇到同类的事情,一定会推荐更多新面孔。

    拿到了29日的《中国社会科学报》,发现我们的科幻专版发表了。飞氘的文章、杨鹏的文章和我的文章占据了“科学与文化”的一整版。这恰恰是我在开始访谈时谈到的,我们是跨越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间的人文创作。我们的眼神应该带有三个体系的氤氲才对。

    最后的时候主持人问我,科幻能给人什么?我说当然是让人年轻。站在宇宙的高度、光年的尺度回望人类,那些人际关系都是不起眼的小事情。真正喜欢科幻的人,慢慢地能发展起一点点宇宙的心胸吧?但愿!

 

    嫦娥专题网页在这里:http://news.ku6.com/c2010/3785/change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