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挑“八”之《风先生和雨太太》
《风先生和雨太太》,[法]保罗·缪塞等著,顾均正等译
书前有陈伯吹序,写作时间为1983年,写作地点为上海。那么,我有理由认为此书曾在1983年前后由上海出版过,出版社则很可能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因此,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这一本,底本应该是从上海运来的。陈伯吹先生为外国儿童文学译本所作的序,虽然下笔多半比较严肃,但却能提供丰富而准确的资料,这一篇也不例外,简直像一篇小传:
“顾均正同志早在1927年5月,就在开明书店出版了他的译本《风先生和雨太太》。这是一份精美的精神食粮,给当年旧中国嗷嗷待哺的孩子们,选译了文学精品,……正如原作者自己在这本童话的《序》里说:‘我亲爱的孩子啊,我想,这篇童话能使你们快乐……’而译者却很谦虚,在他的《译者的话》里说:‘译文于信达外,力求浅显,文法务求合于儿童语言的自然顺序……’……现在这本童话作品是经顾均正同志生前重新翻译过的。
顾均正同志是一位著名的青少年儿童文学读物的翻译家。他译出了《风先生和雨太太》以后,又译出了《白猫》、《三公主》等,继续与徐调孚、赵景深等同志勤勤恳恳地翻译安徒生的童话作品。据我记忆所及,他翻译的有《水莲花》、《夜莺》等。
他不只翻译介绍文学作品,而且还翻译科学文艺读物,我记得的有《乌拉波拉的故事》……《化学奇谈》等。
他……还译出过英国著名作家萨克雷的童话《玫瑰与指环》,以及……斯蒂文生的……《宝岛》……;尤其可钦佩的,他……还……编写了附有著作年谱的《安徒生传》。……
顾均正同志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完全在工作实践中自学成材,……。”
看看大众文艺版的“卷首语”,再看看陈先生的这篇序,有些人应该感到惭愧。上海书店影印的《文学周报》,很好地验证了陈先生上面的一些话,且能有所补充。
合订本第5卷目录后面印有一页广告,列出了开明书店最近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其一即:
Musset:Mr.Wind and Madame Rain $.50
法国缪塞著,顾均正译:风先生和雨太太
实价五角
具体出版时间呢?陈伯吹先生所言的1927年5月,大约是准确的。因为这页广告刊载在纪念王国维专号上。王国维遗书中的时间为五月初二,即6月1日;这一期专号中有一篇徐中舒的《静安先生与古文字学》,末云此文脱稿于“先生逝世后一月又四日”,当为1927年7月初,故《风先生和雨太太》的初版时间只能在1927年7月之前。该卷合订本P232后面,还有一页广告,上面写着:
孩子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
“风先生和雨太太”来了!
孩子,你知道他们是谁么?他们是两位和善的好人。你认识了他们,包你会十分快活,你如果肚子饿了,他们就会给你一件法宝,你只要用棒来打三下,里面就会搬出一大桌银台面的头等大菜请你吃;……你欢不欢喜!哈哈,风先生和雨太太已经由顾均正先生请到中国来了,现住上海望平街开明书店,凡是喜欢他的小朋友快去接来谈谈。你如果要请他们,只须用去五角钱的贽见就可以了。
不知是谁写的广告,读着似乎比大众文艺版“世界少年经典文学丛书”中的“卷首语”还有趣些。末尾只提“贽见”不提钱,足见高明。
广告虽然风趣,孩子却未必能够看到,这份《文学周报》的主要读者应该还是成人。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能够打动大人,孩子当然不在话下。
广告后面,还有一条预告:
在印刷中的
世界少年文学丛刊
木偶奇遇记
徐调孚
挪威民间故事
顾均正
无画的画贴
赵景深
……
这条预告,可以为陈先生在《风先生和雨太太》序中所言的“继续与徐调孚、赵景深等同志勤勤恳恳地翻译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做补充,还透露了这两条信息:
1.顾均正后来还翻译出版了“挪威民间故事”。
2.“挪威民间故事”与《风先生和雨太太》都属于开明书店的“世界少年文学丛刊”之一,而“世界少年文学丛刊”这个名目,与大众文艺出版社的“世界少年经典文学丛书”像孪生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