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作《可怕的科学》中的小实验
吴岩:“多来索尼探梦,多读《可怕的科学》”
下午参加接力出版社一个丛书的发布。《可怕的科学》系列。
原本参加过北京少儿社的《可怕的科学》,当时我太太还翻译了两本。所以,这次邀请我说我一定来。
发布会在索尼探梦馆,一个好神奇的地方。里面全是科学实验的仪器。时间太紧张,我只玩了其中的六个。觉得意犹未尽。
发布会到会的除了媒体,就是孩子和家长。在这里探秘的,想接触科学的。白冰老师、我、松鼠会的小庄、译者徐老师等都发了言。孩子们还演出了其中的小话剧。挺有味道。
一般来讲,我们参加的会议都是给嘉宾提问,可这次反过来,要嘉宾给孩子提问。我准备得不多,没怎么提。其他几位提了些问题。例如,关于新能源的。还有是关于书中的一些人文细节。
不知怎么,谁提了个问题,问书中讲历史上对女巫是怎么处理的?问孩子们能否想象。七嘴八舌地各种回答中,我听到有吊起来的,有用棍子打的,有拧她脖子的。还有灌硫酸的。这算是最残酷的。不过,总体上看,残忍的不多,这倒真是令人庆幸,想象力在这个时候,越没有越好。
这个问题虽然是关于书的,但并不恰当。白老师也觉得,需要继续补充补充解释。毕竟,我们的生活历史中可能发生过书中所展示的那些不齿的事情,但我们毕竟走到了文明的时代,毕竟迎来了以关爱和容忍、以依赖和依恋为普适价值的时代。而且,这种关爱和依恋的伦理,正从人际之间转向更广泛的生物界,甚至整个自然。


北京少儿版和接力版《可怕的科学》
科学读物的创作面临着许多难题。例如,我们变得很难给孩子谈清动物试验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为了试验新的药物,为了探索解剖结构,就有权力对青蛙、白鼠、狗、甚至对高等灵长类进行伤害?常常有人会说,中国人之间还没有关爱,管什么动物。这可能恰恰也是症结之一。习惯了对动物施虐的人,是否能给他的同类关心和爱,值得怀疑。
也许,一切都还来得及?接力做的这个试验,能促进我们对当前孩子心理状况的思考,也为未来的书刊出版带去了方向和信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