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每周一晚间6-8点。
地点:生二教室(我还真不知道在哪里)
预选人数:41
课程的主要内容(会根据情况调整):作品欣赏、品评和研究。
一、女性开始的旅程(两周)
分析《血孩子》和《弗兰肯斯坦》的科幻意味和女性主义意味。探索科幻小说中的怪人和怪物的来源。
主要鉴赏作品:奥克塔维娅·芭特勒著《血孩子》及其他女性主义科幻小说
电影:《弗兰肯斯坦》
第一个作业:《弗兰肯斯坦》影评,600字。按照影评规范。(15%)
二、现代化与殖民地的未来历史学(两周)
科幻小说的一个主要流派是殖民地的拓展。本阶段将讨论从19世纪到20世纪西方科幻小说中的空间覆盖。
主要鉴赏作品: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及其他殖民科幻小说
电影:美国《星球大战前传》
三、时间佯谬(两周)
科幻小说的另一个流派是时间旅行。这种流派也来源于人们对历史的偏好,同时还受到对未来不确定性担心的影响。本次阶段将讨论20世纪时间题材科幻作品的主要成就,并确认这类作品的深层含义。
主要鉴赏作品:威尔斯著《时间机器》及其他时间题材科幻小说
电影:日本《夏日的时光机》
第二个作业:《时间机器》书评,500字。按照书评规范。(15%)
四、想象力的盛宴(两周)
科幻小说中充满了想象力,但到底什么是想象力?科幻小说中想象力的边疆在哪里?本阶段探讨想象的无边性和跨界性。
主要鉴赏作品:布拉德伯里著《火星编年史》和泰德蒋著《巴比伦塔》
电影:美国《一声霹雳》
五、人群是什么?(两周)
人类的未来是个人化的还是群体性的?对这些问题,科幻小说中如何思索?什么是判断未来人类社会生活的标准?
主要鉴赏作品:王晋康著《蚁生》及其它社会科幻小说
电影:美国《黑客帝国》
第三个作业:论文《科幻小说中个体群体矛盾的发生与解决》,1500字。按照论文规范。(25%)
六、末日来临的周期性(两周)
科幻电影中常常出现毁灭的题材,这种题材是怎样产生的?人类是否不断涉足灭亡的边缘?电影中拯救人类的故事是否会真正发生?毁灭题材影片的鉴赏方法。
主要鉴赏作品:宋宜昌著《祸匣打开之后》及其他灾难科幻小说
电影:美国《2012》
七、塔斯马尼亚的丛林之死(两周)
环境科幻小说中表达了怎样的环境思考?哥本哈根的博弈和人类未来生存的关系是怎样的?
主要鉴赏作品:韩松著《红色海洋》及其它环境科幻小说
电影:美国《阿凡达》
八、科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二周)
阅读教材吴岩主编《科幻文学理论与学科体系建设》
结业作业:论文《科幻与现代中国》,4000字。按照论文规范。(40%)
另外5%用于课堂评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