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猫昌评价《科幻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

(2009-12-27 22:37:36)
标签:

科幻理论

学科体系

建设

述评

杂谈

分类: 科幻文学

台湾著名科幻评论家猫昌的一篇书评:

 

    大致看完本書,第一個感想是:連這都有研究計畫補助可以拿,中國對科幻果然拚很大(不過大概也是以「科科」為前提號召),再來則是人多好辦事,研究生海拿來整理既有資料果然很好用。然而,作為統整性的理論專著,甚至是拿來當概論級教材,本書的等級頂多比《科幻文學入門》還高一個層次而已。

    或許是意識到這是學術級出版,內容乍看之下的確較《科幻文學入門》嚴謹。第一編談科幻小說的基本概念和理論。一開始就是科幻定義總整理的翻譯及分類。第二章繼而羅列重要科幻人士(英美和中國)的科幻理念。這兩章是基本的資料整理工夫,在目前已經出版的華文科幻理論著作中,算是很有誠意的了。第三章從主題著手,儘管不可能像 The Greenwood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一樣包羅萬象,起碼也抓到基本的大類別,只是介紹內文的深度及廣度似乎侷限於撰稿者的科幻認知範圍。第四、五章將主題拉到科幻「創作」面的研究,分別談論敘事結構與人物場景;這一部分是我較少接觸的層面,所以不敢置喙。不過看起來似乎是拿傳統文學的理論拿來應用。

 

    第二編講的是科幻史,英語系部分仍然換湯不換藥,沒太多可看性,介紹的質與量均有限,而且進入 70s 以後的視界頗為狹隘。比較值得嘉許的是列出世界多種語系國度的科幻發展,遠比英美同類型著作要有「世界觀」。不過有英美科幻史的殷鑑,這些資料的內容詳實程度實在令人懷疑。中國科幻史當然不會寫得太差,不過臺灣科幻發展史部分已經不是科科二字可以形容。張系國科幻獎世代後面直接接上蘇逸平,真是令人無言。

    第三編則是科幻批評、科幻教學和網站資源。科幻批評方法這一章一點也不「科幻」,完全是簡介現有的文學批評理論 ,並找個方便的例子實作(不是《一九八四》就是《科學怪人》,唯一的例外是韓松〈紅色海洋〉)。科幻界一直都有非文學理論的評論體系傳統,忽略不談十分可惜。科幻教學一方面羅列世界各地的科幻相關課程與教材教法,一方面蒐集實際教學的成果,放在這邊有點突兀,但其目的可能也是給準備從事科幻教學的教師做為參考。第三章的網站資源,該有的老牌、固定資源都整理得頗為詳實,比較欠缺新興論壇/部落格的羅列,但專書本來就跟不上網路資源的快速變化,這一點倒無可厚非。

    整體而言,儘管內容仍舊有不少改進空間,本書還算是誠意之作。倒是此間讀者/研究者引用時千萬要注意別去踩到一些因為認知不足而妄下判斷,甚至撰稿者偷渡個人好惡的地雷。例:「對 "Science Fiction" 一詞意義的模糊,使得晚清小說家們對於『科學小說』與『科幻小說』不加區分......」(p. 267)晚清時代明明就沒有 science fiction 嘎!X-D 「有史料佐證參考資料盡量拿出來引用,別靠自己想當然爾」總是嚴肅評論的正道。

    PS. 大概會有人會挖 1851 年 William Wilson 所提出的 "science fiction" 來反駁,不過這個辭彙的現代意義及大量使用還是要等到科幻類型建立之後啊。
  
    話說回來,好歹對面真做出一點成績了,我們的總舵門呢?(敲碗)

 

来源:http://203.208.39.132/search?q=cache:mdhr-lhewd0J:danjalin.blogspot.com/2009/03/2008.html+%E7%90%86%E8%AE%BA+%E5%90%B4%E5%B2%A9&cd=8&hl=zh-CN&ct=clnk&gl=cn&st_usg=ALhdy286VgXCiwZFklODnfYAJjZmyH_8iQ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