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树潘飞杂谈 |
分类: 科幻文学 |
“大树”下的残酷浪漫
潘飞
我并不完全赞成将《大树》视为小说的文学分类,从其主题的深沉程度来说,这本书其实充斥着“寓言体”的写作方式——时间的跨度被拉长(人类社会提前进入21世纪中晚期),世界的面貌产生变异(人类生活在机器人、外星人的簇拥之中),法国作家贝纳尔•韦尔贝通过20个梦境般的故事,给读者的想象提供了一个无限大的空间,可是,你分明又能从中找到现实的影子,现代社会的缩影和写照。
韦尔贝创造了一种观望事态的“高度”。
《天外飞石》里地球人费尽千辛万苦给外星人制造了一颗珠宝,却浑然不知。那些我们自以为乐的事,在他人看来其实就是一坨大便,一个怪诞的闹剧,阐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穿越时空之旅》中的主人公急于坐着时空机回到1666年的巴黎去旅行,感受路易十四年代的浪漫,可是等到他真正成行,却被当时的人们视为怪物和巫师。别人眼中的地狱,也许是你眼中的天堂,我们常常只看到一个城市旅游区里的美景,却忽视了贫民窟里的残破,饱汉哪知饿汉饥呢?这是全人类的偏执和斜视。
《宠物人》试图站在外星人的角度,把人类比作他们豢养的宠物,幽默无比地展现出人的动物本性:惧怕黑暗、独有的求偶约会方式、沦为电视动物、喜欢自相残杀……我们仿佛从来没有闲暇来思考我们的本性,这篇忍俊不禁的故事让我们大笑之余,终于一次性地看清了自己长了一副怎样的嘴脸。
《飞蛾之歌》讲述了人们不顾要命的高温,实行登日计划的冲动。在人类历史上,这种不切实际的冒进太为常见,以“科学”的名义动不动大兴土木、劳命伤财的计划,其实是一种变味的伪科学。
《生死球赛》警告人类战争在将来会像足球赛一样普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会卷入其中,战争会成为那时人类社会唯一的乐趣。人们不再需要友谊、谈判、协商,一颗原子弹可以解决一切。
《完美世界》向我们展示了未来极其发达的生活方式,人将与一大堆先进的机器为伍,接受它们无微不至的服务,可是,却沦为了机器的奴隶,被机器操控着,冰冷地生活。这种生活是我们期待的吗,它究竟是把人类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还是把人类变成机器人的宠物呢?
……
《大树》里的20个故事,貌似怪诞不堪,实际却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它们关注的是关乎人类社会命运和前景的宏大主题,并没有简单粗鄙的说笑,而是基于现今的科学基础展开的合理想象,以及对于现代文明和社会的反思和批判,因为总有一天,它们预言的一切一定会发生。它以貌似绵软的文字给了人性中那些丑恶狠命的一击。
试问,世界上还有哪个民族能有法兰西人如此瑰丽而丰富、奇异却又不失真实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大树》无疑是本“奇书”,它开拓了“超现实”的描述笔法,提前预设了20个人类命运的“可能性”。而最精彩之处,在于它彰显了一个生动的道理:生活的艺术,其实也是一种残酷的浪漫。
浪漫而不虚浮,现实而不世故,这是我们应有的处世之道,也是作者和这本书的人文关怀所在吧。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09-11-1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