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华社发表张之路幻想作品研讨会消息

(2009-06-23 10:22:21)
标签:

张之路

幻想作品

杂谈

分类: 科幻文学

    新华社北京6月22日新华社电(记者 韩松)22日,北京中关村第四小学的400多名小学生与著名儿

童文学作家张之路一起在校园礼堂里看电影《乌龟也上网》。

    这是由张之路编剧而拍摄成的第十部儿童电影。它之前已在院线放映过一阵,但64岁的张之路还是

第一次坐在孩子中间看这部电影。他始终很兴奋。

    孩子们笑逐颜开,有的乐得在地上翻起了跟头。电影讲述了发生在一个小学生与一只生活在信息时代

的乌龟之间的非凡故事,用奇妙的想象力重新审视了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讲述了人间真情。

    一个五年级的小女孩对张之路说:“电影把普通的小乌龟拍得生动可爱,我好喜欢。”另一个男孩说

:“张老师,你拍个续集就叫《乌龟再上网》吧。”

    张之路是著名科幻小说《霹雳贝贝》的作者,这部描述一个全身带电的神奇孩子的小说,也曾被拍为

了电影,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青少年中风靡一时。

    放映结束后,举办了“张之路儿童幻想作品研讨会”。会上,专家学者们称赞张之路是想象力的大师

。张之路的代表作还包括《疯狂的兔子》、《危险智能》等,无不充满神奇色彩。

    孩子们也被邀来参加会议。一个好奇的小男孩向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的张之路提问:“张老师,

你的灵感是哪来的?”

    张之路说:“灵感像天上飞的小虫子,我们要织一个网去粘住它。我们读的书就是支点,老师讲的话

就是网丝。”

    一个女孩问:“张老师,你创作中会遇到困难吗?”

    张之路露出了汗颜的样子:“有时也会写不出来啊,我就像动物园笼子中的狼一样在屋子里来回地走

圈子。”

    中国科普作协副理事长郭曰方说,张之路的作品把科学与艺术、科学与人文结合了起来。人的成长,

应是文理兼容,国家应该提倡这个方向。

    儿童文学作家杨鹏说,现在孩子们要上各种课外辅导班,学会的多是技能,但想象力在童年时代丢掉

了的话,今后也很难找回来。

    “要保卫中国孩子的想象力。”他呼吁。

    中关村四小校长刘可钦倡导她的学生要有想象力,而不是死读书。这个学校的一个班级还将组织幻想

社团。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呼吁创造更多的本土优秀儿童文学和电影作品,而不是让中国孩子们都去看《哈

利·波特》。

    张之路还是中国安徒生奖获得者。他的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一等奖、五次获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奖、三

次获宋庆龄文学奖、多次获冰心儿童奖。

    他编剧的影视作品获得过华表奖、童牛奖、飞天奖、金鹰奖和开罗国际儿童电影节金奖等。

    这次研讨会,是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共同组织

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科学文艺发展系列研讨会的第二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