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曰方谈张之路的科幻作品

标签:
张之路郭曰方幻想文学杂谈 |
分类: 科幻文学 |
郭曰方
郭曰方:我们几个科学委员会的都来了,和北师大的儿童文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张之路先生的作品研讨会。我和大家感受是一样的,重复的就不说了。虽然过去跟张先生见面比较少,但是我很早就对过你的作品,我一直认为你在科学文艺这一块儿写了很多很好的作品。我读过他的《非法智慧》,最近又寄来几本书,《霹雳贝贝》这几本我都看了。我就有这么个感觉,张先生的作品把科学和文学,科学和人文结合起来了。他的作品不仅是故事性很强,适合孩子的特点,引导青少年幻想,而且他的作品包括很多科学的内容,像《非法智慧》里面很多就是科学。也许张先生原来就,我不知道您是学什么的。
张之路:师大物理系。
郭曰方:哦,怪不得。一看我就知道他对理科里面的知识有深厚的积累,你们有时间可以翻翻他的作品。尽管今天上午这个电影更多的是幻想,跟科学稍微结合得不是那么紧,但是他很多作品结合得是很紧的。不光是幻想,也是引起读者科学的思考,这点非常突出。另外,他的作品文学性很强,本来张先生就是在文学领域成就卓著,是很有影响的作家。张先生文学写作的表现手法是非常精湛的,把文学和科学很自然的融合起来,经过他的思考来创作这么多优秀的作品。本来科学和文学就有很多共同的地方,科学是创作,文学也是创作,科学需要灵感,文学也需要灵感,科学是追求真善美,文学也是追求真善美。当然科学是追求真善美的结果被政治家利用了,干坏事去了,是一把双刃剑,但是科学奖本身是要创造真善美的。但是要真正把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在科学院工作时间很长了,常和科学家打交道。我们很多科学家也很喜欢文学,所以刚才王教授讲我们可能要在科学院再两家联合举办一次研讨会,我们很多科学家文学修养很高,但实事求是讲,写出来的作品和作家相比还是有距离的。我们科学院很多人喜欢文学,但是这些人本来不是搞科学的,是搞文学的到了科学院,所以要表达科学内容也很困难。所以,国家现在提倡文理兼容,科学和文学,科学和艺术是结合的,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前不久我们北京市其它市也在讨论学生的分科问题,有的提出来从中学就要分科。这个问题可以争论,可以讨论,但我认为我们按照现在的招生制度,利多还是弊多是可以研究的。但就人才的长远发展考虑,应该是文理兼容,所以我们现在的清华大学设了文科,北京大学设了理科,其原因就是这个。多年我们都在回忆着事情,今天我们的孩子们提了很多问题,很有意思,说明他们对文学很有兴趣,也许他们将来当不了文学家,但是从小就培养他们的知识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将来不管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学生阶段的积累是至关重要的,刚才张先生讲到灵感用蜘蛛网比喻,实际上刚才樊先生也讲到了,灵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好像一个矿场一样,积累到一定程度,需要点燃的话,一个火花就会爆发,发出非常亮的光芒。所以我建议我们学校,比较开明的老师要引导孩子全面发展,从小就科学、文学、理科、文科、艺术,全面的熏陶。我记得50年代的时候,学校还比较注意,什么音乐啊、美术啊、舞蹈啊,都非常重视。张先生之所以现在能写出这么多好的作品,我想和他长期的积累有密切的关系,不然不可能写出这么好的作品。所以我们学校的文学工作者、科学工作者,包括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要在社会上大力弘扬科学和文学、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我刚才讲科学和艺术,其实科学和人文结合更加重要,从上午的电影看,张先生通过乌龟也上网这个事情,实际上培养孩子们追求真善美,树立良好的道德,尊敬老人等一些社会的基本功德,道德品质的教育,这就是人文。让他们有理想,思考未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培养孩子们勇敢顽强,自己动手去做事情的品德,这些都是人文。我们作为科学工作者应该向张先生学习,多下些功夫,创作出和张先生一样优秀的作品。我就说这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