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神舟七号航天员专访,再创最差记录

标签:
中央电视台神舟7号访谈翟志刚杂谈 |
分类: 神舟号飞行 |
http://p.v.iask.com/7/595/16242187_0.jpg
访谈节选
来源:http://news.sina.com.cn/c/2008-09-25/000016350263.shtml
主持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心理适应过程?
翟志刚:克服恐惧心理。(坦诚—博主注)
主持人:为什么会有恐惧的心理?(难道这需要问吗?—博主注)
翟志刚:我们在这里谈话,为什么可以保证我们心平气和地在这谈话呢?第一大气中有一个压力,在压着我们。第二,空气中有氧气,我们就可以保证我们坐在这里头进行谈话。一旦把咱们旁边的空气抽成真空了,抽成真空了,那人是无法生存的。
主持人:那你还有这个航天服啊?(主持人有一件衣服,就会消灭恐惧吗?—博主注)
翟志刚:航天服,它不保证你百分之百的安全,它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的。
主持人:这个风险有多大?
翟志刚:我们工程技术人员,首先要保证我这个服装,每用一次都要保证它是安全的。我要保证你每一次使用它,它都能给你提供一个安全的这么一个狭小的这种生存的环境。这个设备上的东西,它毕竟它就是设备,它也有可能出故障,那么一旦出故障了,这个风险就变得大了。
主持人:这个恐惧一旦产生的话,人的心理能够克服吗?(航天员是心理学家吗?—博主注)
翟志刚:必须要克服恐惧心理,如果恐惧心理克服不掉,执行任务,也达不到执行任务的这种标准。
主持人:你现在达到执行任务的标准了吗,恐惧已经彻底被你克服掉了吗?(主持人能彻底克服掉某种情绪吗?那你真厉害!—博主注)
翟志刚:现在来说,只能在地面的这个低压舱里,在水槽里头,我可以达到了克服恐惧心理的目的了。
翟志刚:因为到空中啊,咱们还没有执行这次任务,空中的一些情况,在地面部不能够给它说得很满,或者是说得很肯定,空中的情况,会有很多地面预想不到的。
主持人:或者说模拟不出来的。
翟志刚:对,就是说,那么在这么一种情况下,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主持人:但是对你们来讲,可能每一个人心里面,都要做着一种最坏的打算,如果出现了风险,最坏最糟糕的情况有可能是什么?(航天员准备飞行之前,的确会有最坏打算,而这种打算自然是面对死亡。难道这还要问吗?问不是徒增对方的心理负担吗?媒体的道德底线到底是什么?媒体工作者不知道吗?而且,这一问题除了主持人有兴趣,估计多数观众都没有兴趣!那你的专访是为你自己,还是为全国的观众?—博主注)
主持人:有各方面的技术的保障,还有充足的训练,那么这种情况的发生机率有多少?(你说多少?你所说的,和意外之间,毫无联系。美国航天飞机难道没有技术保证?人员没有充足训练?你说他们的发生机率有多少?—博主注)
翟志刚:我认为零。(被逼无奈,只得这么回答。其实,主持人想要你说的是“我随时准备牺牲自己成为英雄”,结果你这么回答,也就算了吧!放你吧。可惜的是,这一系列问题,的确没有人乐意去听、去了解。—博主注)
主持人:这个信心恐怕是要。(这种假装内行的评论,还是少做吧。毫无价值!—博主注)
翟志刚:我们这个信心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信心,我们进入航天大队以来,十年开外了。学理论、学飞船的理论,学飞行理论、学舱外服的理论,学气闸舱的理论,每一个设备它的工作原理,你把它学透了,学透了之后,你对它的工作原理,对它的工作的这个特点,你都掌握它了,它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你都知道了,再让你去负责它,你不就对它有信心了吗,所以说这个信心不是说得很简单很表层的那种信心,这个信心是蕴含着很多东西的一种信心。
主持人:这个信心如果我们用一个百分比来形容的话,是充足的满分的信心吗?(主持人这就叫懂得“百分比”吗?—博主注)
翟志刚:充满了信心。(可怜的翟志刚,被这样胡缠烂打之后,毫无招架之力,仓惶败下阵来。但下面的若干天中,他还要进行具有挑战性的出舱飞行。但愿他航天员多年的训练能克服,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的恶意采访。我也想知道,在受到这样的采访之后,会出现多少人“找不到北”。—博主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