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对生命教育的一些看法
为大连80中准备的讲演稿(节选)
吴岩
汶川大地震之后,生命教育便不可回避地敲响了我们课程改革的门。80中在很早之前就已经策划开设生命教育的课程,还希望用这个课程统领学校的整体工作,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非常值得钦佩。
我个人认为,生命教育应该有四个不同的内容。这四个内容由下到上、由内到外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第一层是个体层次,从我开始。从人的生死、本能、健康、伤害、马斯络的需要层次理论等方面来讲。这是个体生命的认识和保护方面的知识、态度与能力课程。第二个层次是群体层次,从他人开始直到民族/国家。要讲社会性的存在、我—他关系、爱情和友谊、社群关系、种族、直到地球上所有的人类。这一层次的教学也应该从知识、态度、能力三方面介入。第三层是生物圈。要讲我们生存的世界、进化的历史、生态的构造、环境的保护等等。这是讲自然生存的问题。是大的环境问题。最后一个层次则是整个大自然的层次。这是宇宙的层次。要讲时空的本性、真善美、生活的意义、信仰从何而来等等。这是最高层次,主要解决信仰问题,解决人类生活在世界上讲如何安定自己的问题。
这样四个层次的内容,就构成了生命教育的大部分内容。但是,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来讲,每个年级讲些什么,需要大家共同讨论,从中筛选。我感到每个年龄上,每个层次都应该涉及到,但深度和内容应该有差异。在讲授的方式上,应该触觉、听觉、视觉、体验、经历、回忆综合起来,对知识、能力、信仰等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
在目前的阶段,应该从传统教学、课程上多反思。如何使传统的东西与生命教育统一起来,一体化。此外,还要将校园中的各种管理行为也统一到生命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中来。要做文化塑造,要全员参与。
推进一种生命教育的课程和文化,需要打破许多禁区。需要创新。在改变自己的同时也改变学生。这两天我已经在这个学校参加了一些课程,看到了各位老师的教学努力。我觉得你们将要做的这个生命教育课题,与我们的时代相互吻合,与中国当前的情况相互吻合、与科学发展观的主导思想相互吻合、与大地震后的反思相互吻合。
在这个学校的观察中,我认为,这所学校与一个真正的优秀学校还有差距。领导还应该更加关心教师和职工,教职工也还应该寻找更加有效的方式优化自己的教育和教学。但是,80中已经有一个非常扎实的基础,希望能循序渐进地推进我们的试验。
目前,在内地、在台湾、在其他国家,生命教育已经非常繁荣。我们要奋起直追。要在这个有利于学生、有利于社会的方向上找到我们未来发展的新起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