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潘家铮科幻作品研讨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

(2006-12-14 22:13:54)
分类: 科幻文学
潘家铮科幻作品研讨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
 
 
 
        12月14日上午,潘家铮科幻研讨会及新书发布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到会表示支持。她说,“我是潘先生的崇拜者,是他作品的爱好者。”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德培指出,“潘院长带了个好头。我们的民族要加强理论思维,加强科学幻想。这可能是创新的源头。”国家电网公司陆副总经理在发言中说,“我是看《海底两万里》这样的作品长大的。现在我也在看科幻。是SYDNEY的讲述气象灾害的。”金涛指出,“全国科幻作家向潘老的新书出版表示祝贺。院士写科幻,潘老是第一人。”张开逊认为,“科幻是走得最远的想象力。潘老关注人性,关注人类的未来。”陆佑楣在发言中指出,“一个民族没有科学幻想,大概很难有科学的理想。”李蔚贻回忆了1992年与潘家铮第一次接触的情景和第一次发表潘老作品的时刻。他说,看到的是一抽屉写好的稿子。真是“抽屉里的青春”啊。潘老的小说,寄托了他的人生体验,还有点忧郁感。这是一个大家的忧郁。“我要呼唤中国科幻的辉煌。潘老的小说不应该只是发行8千,应该8万到80万!”吴岩认为,潘家铮的小说是一颗包容的、温润的、博大的心灵的呈现。
        潘家铮由于支气管炎无法讲话,但他在书面发言中指出,他要把大家的赞誉当成对自己的鼓励。“我是普通工程师,不是搞文学的,更不是科幻作家。我作品少,质量低,比不上在座的科幻大师们。我就象卖扒鸡的教授。90年我写第一篇小说,是因为当时比较空闲。一次跟朋友讨论机器人仿真的程度,争论机器人可否威胁人类生存。小说写好后发送给葛洲坝的一个朋友,这个朋友认为非常好。小说立刻在一个内部刊物上发表了。……我的小说中有许多低级错误,借助了常规的情节……但我努力使科幻本土化、世俗化、教育化。这样做是否对,不必强求大家同意,应该见仁见智。只要能引发思考,多少就是有益处的。”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四卷本潘家铮作品集。北京科协对该选集进行了资金支持。青年科幻作家星河、凌晨、杨平、苏学军、尹传红等到会。少年向潘家铮和嘉宾献花并向潘老致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