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邹承鲁(研究生应该看看)二

(2006-11-25 10:13:31)
分类: 管理学

  邹承鲁常年患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糖尿病腿脚不便,但他的思维因他一生勤奋的思考依然清晰严谨,总结自己一生做学问的基本原则,邹承鲁归纳为,努力追求科学真理、跟踪最新发展前沿、不断提高水平、勤奋工作、月不自满。晚年的邹承鲁告诉我们,形成这一思想,与他中学到研究生时期的所有老师的教导密不可分。

  邹承鲁: 谈老师要从中学谈起,高中是在重庆南开中学,那时候几位老师对我影响都很大,我特别是记得清楚就是化学老师,他是一个山东人,一口山东普通话但是特别风趣化学这门课程,他教的非常有深度、非常有兴趣。我心我上大学之所以念化学系受他影响很大。

  主持人:如果不是他生动的讲课,您可能未必选择学化学了。

  邹承鲁:对,我在高中感兴趣的学科很多,我对数学原来也挺感兴趣的,但是数学老师就讲得比较,也不能说他讲得不好,讲得比较干燥。所以学生就觉得这门功课很有用,但是并没有对它特别感兴趣。

  主持人:那我们知道您是从西南联大毕业的,那这所大学的应该说是一所非常特别的大学,甚至应该说是传奇,其实应该说我们对这所大学应该是也比较了解的,但是今天呢,我还想听听您对母校是怎么评价的?

  邹承鲁:西南联大我想两个特点,一个特点就是它三个学校合并起来,名教授特别多,还有一点他是民主空气比较浓厚,再加上它在昆明,离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国民党统治中心比较远,五所以国民党的控制不像其他地方那么严厉,允许它有一定的民主和自由。西南蓝大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两点,我想也许是梅贻琦说的话吧,他说一个大学好不好,不是看它有大房子,不是看它有这样那样的设备,而是看它有没有好教授。

  主持人:那刚才我们说到,这个生物化学今天看来还都是科学的前沿,那么您说的老师杨石先,当时就为您确定了这么一个放心。

  邹承鲁:不是他确定,是他讲得好,我自己选定。

  主持人:那至今生物化学是您一生研究的方向,是不是您还非常感激这位老师呢?

  邹承鲁:当然,我特别感激中学的几位老师,他们是默默无闻的,我想吴有训、杨石先都是名科学家,不用我说人们就都知道,而中学那些老师呢!别样那么多学生,包括现在知道的朱光亚也是他们的学生,我们同班同学。培养了那么多优秀的学生,他们的名字现在逐渐被人忘记了,所以我特别讲中学这几位老师。

  主持人:作为一个老师,他对学生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呢?

  邹承鲁:言教、身教、引导、不是说你将来得给我干这个,他说他做的,让你觉得他说得对,就跟着他去做了。

  大学毕业后,邹承鲁考取的公费去英国留学,他有幸进入了在当时生物化学领域最主要的研究中心之一的剑桥大学,回忆起那段时光,邹承鲁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要想在科学上有所成就,就需要一个人贡献自己的全部生命。直到今天他人告诫他的学生,仅靠每周40小时的工作,而没有废寝忘食地全身心的投入的精神,也是不可能成成为一个好科学家。

  主持人:我们知道您的治学态度、科研作风和科学精神,都与您在剑桥念书那一段可以说是不可分割的,那您是在那里念的研究生,最后读完了博士学位,那么我想有一个人,在您的一生中都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您的导师Keilin教授,那么当时您去剑桥的时候,他已经60多岁了,您觉得他的一种什么样的工作状态让您特别干对。

  邹承鲁:就是他的敬业精神,热爱科学努力工作的精神,那我到那时候他大概是60岁左右的吧,我是他最后几十个学生之一,他身体不好,有哮喘病,常常在实验里吃药喷,往喉咙里喷什么东西,可是他是每天必来,并且他对学生要求很严格,每个星期要给他交报告,每个星期要交报告,至少对我这样,对其他学生我想也是这样,星期六那时候是五天半工作制,星期六中午之前给他,他下个星期一定找你,你这个报告都什么问题,都给你指出来了。

  主持人:也就是说他一定是在周末工作?

  邹承鲁:一定在周末他是工作的,再有就是严格,每一位学生发表每一篇文章,不管他署名不署名他都要看过,他不但要自己过,他学生多了,他找个老学生先看,老学生看了过你提出意见让你去改,改完了之后他再看,看之后他再批意见再改,一篇文章从写到发表反复总是好几次,最后他认可了,他允许你去投稿。

  主持人:您的定第一篇论文是发表在英国非常权威的,也是当时世界很权威的《自然》杂志上,当时Keilin教授的一些做法,怎么会竟然让意想不到呢?

  邹承鲁:这个工作题目是他给的,大概怎么做他都跟我说过,不过我去执行了就是,在执行过程当中,工作进行的比较顺利,所以没给他找什么麻烦,最后写完之后,工作完成写了论文之后,就像我们刚才说的这么来回好多次,最后呢,我当然是把最后的稿子给他的时候,我当然把他的名字放在前头,他拿起稿子一看,他提起鼻就把他的名字划掉了,他说你自己发表。他这一句话虽然说我自己发表,但是从他的实验室出去的,杂志编辑部都知道,从他那儿出来的稿子他一定看过的。他这个态度我是受益终身,我对我的学生我也是这样,假使我不是真正在他工作当中起到作用了,光是给一个题目你做去吧,假使这样的情况,一般我也不署名,这是我跟他学的,我最反对有些实验室(负责人)现在学了美国人叫老板,在他手下的人,不管做什么工作,不管他有贡献,没贡献,不管他知道不知道,熟悉不熟悉,一律把他的名字写在上头,有的时候还写在前头,那么这样的老师有时出了事你自个儿就倒霉,假使学生出了什么错,你的文章有问题,有时候要骂起来首先是骂起导师。因为导师是知名人物,学生只是个学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