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牡丹公园步行街丽景门洛阳河南 |
分类: 独步神州 |
豫北之冬(一)

位于城市东部的洛阳老城颇有些历史痕迹,但据当地人说:顶多再有三年,就得拆迁了。

而且,更有人很具体地透露是来自北京的房地产大亨买下了这片地界。好像是“要建一个新洛阳!”

居住在里边的市民对此应该是赞成的,如果赔偿款能够让贪官少抽点头的话,价钱差不多就心满意足了。
再过几年,这些可能就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极可能就是簇新的“仿古建筑”,跟大同“古城”一样。


独自在空荡荡的城楼上转,体验了一次专场参观的感觉。这一天,正在中国北方大风降温,城楼上更格外萧杀!
从丽景门城楼上俯瞰西大街,似乎感觉将此夷为平地也有道理。因此除门脸房外,其他都属于棚户区!
下了城楼,再次走回西大街。重新审视一下路两旁的商铺。这些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假古董,拆就拆了吧!

中州东路是老城主干道,新旧交替的典型。宽敞广场是每个城镇的标配,白天老头晒太阳,晚上大妈广场舞。

西大街与东大街相交之处,是所谓步行街。但机动车在光天化日之下就堂而皇之的长驱直入。

洛阳公交车站名都比较长,但这对于陌生的乘客帮助很多。冗长的名字不是塞进了广告语,而是信息量增大了。

从东部老城到西部牡丹广场,相当于走过了北京的东西长安街。这里如今在南部开发区面前也属于老城区了。

老城区的特点就是人气足。鼎沸的人声,嘈杂的环境,拥挤的交通,还有人去后遗留的大量垃圾。

新城区不是远道而来游客要朝拜之处,虽然那是当地政府的荣耀,或许也是百姓的骄傲,但镜头却停留于旧城

河南烩面。量大是特点。牡丹饼是洛阳特产,似乎家家户户(指商铺)都在露天或半露天环境下叫卖。

除了牡丹饼,还有各种食品、工艺品都想方设法地与“牡丹”攀亲。也难怪,洛阳居然有7.8个牡丹公园呢!

这些外表漂亮的洛阳特产,知名度却不高。因此,游客未必要劳师远征地大包小包地费劲拎回来。

从新疆劳师远征的维族人,在老街的生意非常好,馕也迅速地从1元猛涨到3元!当地人若砍价,会遭他愤怒拒绝
作为旅游城市,洛阳最大的软肋在火车站!售票大厅晚上也挤得满满,自动售票机才2个!春运时可怎么办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