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客家人梅州大埔百侯镇围龙屋 |
分类: 独步神州 |
除了客家山歌舞台上的漂亮女孩子,更多的梅州客家人处于舞台下的原生态,哪怕她是客家博物馆的讲解员。
百侯镇。85岁留守老婆婆在午后阳光照耀下缝补衣裤。她对自己居住的环境并不满意,“这可有什么拍的?!”
的确,在候南村及至整个梅州地区,年轻人几乎全跑到了珠三角地区。围龙式建筑再也无法将他们牢牢地困囿
五华县水寨镇坝尾村,残存着广东省最大的古围龙屋。不过,仅有5、6家风雨飘摇地坚守,其余都沦为猪舍。
更多家庭跳出围龙屋,与之保持一定距离。这些老人与孩子每天在新房与古屋之间徘徊,聆听远去的历史脚步声
古井的作用目前仅限于浇菜地、清洗炊具,自来水管道早已安装在围龙古屋外的一幢幢新房中。
爷爷或奶奶照看孙儿,是所有农村不变的画面。“想爸爸妈妈吗?”“想——”孩子们齐声回答。
“来,尝尝柚子!”大浦县大东镇联丰村的花萼楼门洞里,她急于向专心致志拍照的游客推销:“10元3个!”
花萼楼早已是摄影组的香饽饽,撤出居民的空围屋买10元门票可参观,熟视无睹的当地人纳闷:“看什么呀?”
中午,大浦县的酒店同时举办两桌婚礼。两间不同餐厅具有一个共同点:吵嚷得撼天动地,酒桌上喷云吐雾呛人
虽然整个酒店弥散着喜气与酒气,但老板娘泰然自若左右逢源。她的酒店在大浦县数一数二,婚礼酒席供不应求
更多的人与婚礼无关。他们从早到晚几乎都聚集在这里厮杀。阵阵清脆的棋子敲打声意味着一方胜利在望。
利用露天广场开辟棋艺擂台,或许是当地最经济又受欢迎的民生工程,不过如上级领导参观,肯定不会带到这里
对于不想扰民又不甘寂寞的老人而言,晚饭后再来此地挑灯夜战可能是最好的去处。晚上观棋的人多了起来。
五华县城内,这样的手扶拖拉机可以大摇大摆在主干道行驶。不知道何时这些安全性能很差的机械升级换代?
梅州当然也有年轻人,但她们的同学却差不多各个远走高飞。他们不断发微信怂恿她们也来,但她们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