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青藏高原酸奶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青海 |
分类: 独步神州 |
酸奶在青海是非常普通却好吃的饮品。牧民家家户户都用牦牛奶制作酸奶,很多时候其实是作为主食出现的。
青海的饮食特点是牛羊肉多,且多为辣味。干燥的青海也食辣,粉碎了人们常说“吃辣是因为潮湿”的误读。
据在当地的河南杂货铺老板说:藏族人不喜欢吃青菜,但吃水果,虽然,现在便利的交通可以让吃菜不太困难。
当地也有少量的水果,却品质欠佳。大多数是从西宁趸来的,当然,西宁又是从东部地区长途运输而来。
除了汉族与藏族外,青海还有许多回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这个的餐馆的主人就是撒拉族。
回族的餐馆出售各种沉甸甸的发面饼。这些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大饼,曾经是、现在依然是当地人携带的干粮。
藏族餐馆里,布置得大体是这个样子。至于供奉的活佛或喇嘛肖像,别那么大惊小怪,去过藏区的人都知道!
我们一次流产的野餐,充其量也基本是这些干粮与少许的黄瓜、饮料。不过,这些青菜与野餐毫不相干。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的日子里,每天的早晨基本就是这些,街边一个小店里解决了起码的温饱。
内地水果都一路水涨船高,到了青藏高原自然更是奢侈品了。因此许多果摊上的水果,往往也流失了许多水分。
恶劣的自然条件,实在无法与南方的瓜果之乡相提并论。如今交通便利了,水果与蔬菜进来也容易多了。
在海拔动辄就超过4000米的青藏高原,牦牛为当地人提供了主要的食品来源:从牛肉到牛油、牛奶,全身是宝。
酸奶很容易在路边的帐篷里买的,但这里的酸奶必须是最后吃,如果酸奶后再进食喝水,一定会腹泻!
藏族家很难喜欢把孩子的奖状挂在明显的位置。女主人前面桌上的小塑料桶,一般一桶酸奶是50元人民币。
这家藏式风格的餐馆,清一色的藏族服务生。附近驻军官兵也时常来这里吃饭。
这些汉语不太灵光的女孩子,有时问话后迟迟没有反应。 不是她们冷漠而是她们需要先翻译一下语言再……
玛多,是唯一住了两个晚上的县城,也是最后吃得比较丰富的地方。当然,也是体力接近极限的时候。
玛多的商店一律是藏汉两种文字书写。店都不大,人也稀少,流通周转的确是个大问题。
寺院的建设者们,每天的午餐就是这些红彤彤的麻辣方便面、白黄两色相间的花卷以及满满一大碗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