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制鞋王国台湾日本意大利台中 |
分类: 环球行走 |
臺中之旅(九)
走出“鞋宝”最直接收获是:带回了一双自己贴花的婴儿鞋。所谓DIY,并非自己亲手制作鞋,只是贴花而已。
“鞋包观光工厂”位于西屯区,三层的展厅也称“鞋业文化廊道”,展厅门口陈列着五颜六色的木制鞋楦。
台湾鞋业的辉煌时期是民国65年到75年(1976年至1986年)。产量一度超过意大利、日本高居世界第一。
经历近半个世纪演变进程,台湾鞋业在全球所缔造的辉煌史页,至今依然是台湾人们的骄傲,所以设此展馆。
与大陆人不同,台湾一开始就强调质量与信誉,从而杜绝了“晋江假鞋”丑闻的发生,保证了台湾鞋业正常发展
目前台湾虽然拱手让出产量第一的宝座,但一直没有放弃研发设计的中心位置,从低端加工制造升格到高附加值
一直深受欧美日本消费者肯定的台湾产鞋,一度成为创汇的三大产业,“制鞋王国”奠定了台湾在全球鞋业地位
遗憾的是,大陆后来虽接过“制鞋王国”接力棒,但其自主品牌的优质鞋却无声无息,无法立足制鞋强国之林
正如台湾很好地传承、发扬了中华民族文化一样,台湾的鞋业丰富的文化资源与创造,也很好地得以发扬光大。
各个时代的鞋,通过模型固定在同一空间。不同时代的鞋有不同的审美取向,这里一一做了回顾与比较。
超大的鞋模或迷你的鞋模,都调节了参观者的趣味,增加了乐趣,但最有乐趣的是可以“自己去制作一双鞋”
然而,并非真正自己制作,只不过是在白坯鞋上粘贴些图案而已。如此复杂的工艺,没有熟练的技艺也无法制作
敲敲打打、吹吹擦擦这样简单操作,可以一显身手去试试。当然也可以假装做修鞋的样子拍照,但不要动真的。
这样灵机一动的摆拍,鞋宝观光工厂也措手不及,因为,他们的参观者最后都老老实实地去DIY在指导下去体验
强调“爱心”可以别具一格,哪怕10几双款式一致、色彩相同的鞋,也同样能够表达出这种意愿。
行销公关李宛桦小姐,很乐意充当“鞋模”,为了宣传台湾鞋业文化,在展厅内极为配合地做出各种Pose。
虽然总一厢情愿地称台湾是我们一个省,但去一趟的手续跟出国没有两样!最关键的是,两地间差异越来越大!